對于奢侈品行業來說,當前的金融海嘯無疑是一場“災難”,在歐美等市場銷量快速下滑的同時,部分知名奢侈品廠商加速了在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布局。日前,來自普拉達、范思哲、克萊利尼亞等國際知名品牌廠商的高管聚首中國蘇州,集體亮相高調為將于明年在蘇州開業的“折扣店”作推介。
據介紹,這些將落戶于“Stage舞臺”蘇州國際時尚品牌城的“折扣店”,將由普拉達、范思哲等國際一線品牌廠商直接提供貨品,折扣率在3-7折之間。未來三到五年,這些奢侈品牌還將在香港、天津、沈陽以及中西部地區布局多家類似折扣店。“一方面,從側面反映,在當前歐美市場,奢侈品行業的日子‘不好過’。”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徐國祥表示,當前的金融危機對歐美國家消費市場已造成較大沖擊,奢侈品行業所受影響尤為明顯。“根據統計,8月份至今,我們在歐美地區市場的銷量減少了約15%。”普拉達控股公司總裁馬可·薩洛莫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這個下降趨勢還將持續到2009年,下降程度需要視各國經濟情況而定。”業內人士認為,對于在金融危機中遭受損失的中產階級來說,首先可能砍掉的消費支出就是奢侈品消費。這一點也得到馬可·薩洛莫尼的證實:“金融危機使歐美地區遭受了非常大的損失,美國華爾街眾多金融機構倒閉造成大量中產階級失業,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奢侈品用戶。”
“另一方面,對于奢侈品行業來說,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重要性正日益凸顯。”徐國祥教授說,事實上,奢侈品廠商早已開始布局中國市場,“從目前的情況看,金融危機可能正在加速這一過程。”世界奢侈品協會發布的一份報告稱,2007年中國人在首飾、服裝、皮具、香水等奢侈品上的消費高達8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8%,消費人群占總人口的13%。“在歐美成熟市場,奢侈品品牌的擴展空間非常有限,而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及奢侈品需求增速都非常快,發展余地廣闊。”馬可·薩洛莫尼說:“盡管中國的經濟增速也出現一定程度下滑,但相對于歐美正在出現的負增長,仍然相當出色。” 近期發布的麥肯錫《2008年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隨著家庭財富的增長和選擇范圍的擴大,中國的高端產品市場正在迅速成長。“消費者中15%的人員已為高端消費電子產品支付至少高出60%的價格,為某些個人護理產品支付高達3倍以上的價格。”麥肯錫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陳有鋼表示,月收入在5000元人民幣以上的消費者更愿意為頂級產品支付溢價,到2015年,高收入者將占到中國所有城市消費者的三分之一和消費總金額的一半。據世界奢侈品協會預計,到2010年,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將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到2015年時,中國奢侈品消費將占全球市場份額的32%。“關于奢侈品的未來,我們并不是很擔憂,從全球范圍看,尤其是在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新富階層還在不斷增長,由此帶來的消費需求也將持續增長。”馬可·薩洛莫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