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苗雖多,但如何一直旺下去卻是一門大學問。
珠寶雖多,只選鉆石
在所有珠寶首飾中,最適合開展網上銷售的只有鉆石。這是因為黃金飾品價格基本按照重量計算,網上銷售沒有優勢;而翡翠等珠寶天然貨品稀缺,且沒有統一的鑒定標準,不易在網上銷售。但是鉆石貨源充足,國內外鑒定標準一致,只要具有權威部門的鑒定證書,并在網上公示鉆石具體的4C成色(即重量、切工、顏色、凈度“4C標準”),便可開展“不用見面”的交易。
國內的鉆石網絡銷售,總是繞不開徐磊、徐瀟這對傳奇兄妹。2002年,妹妹徐瀟在當時的易趣網開設了國內第一家C2C的鉆石銷售網店,徐瀟的優勢正是其從事鉆石渠道業務的哥哥徐磊。從開店3個月銷售出第一顆鉆石至今,鉆石小鳥已成為國內名氣最高的網絡平臺,其品牌價值被資本市場估價10億,并在2007年6月成功獲得今日資本的注資。
同時期,另一家網絡銷售平臺九鉆網,也開始跑馬圈地。與鉆石小鳥不同的是九鉆從一開始就擁有資本背景,且更喜歡以傳統柜臺銷售為基礎。目前國內網絡鉆石銷售市場已經進入戰國時代,除鉆石小鳥、九鉆網,戴維尼、雅馬哈等都是近年不斷出現的網絡新星。
伴隨網絡平臺的劇增,這種交易模式也日益受到買家的青睞:不僅便捷,而且在價格上極具吸引力。“一般來講鉆石經過切割商進入市場后,要經過一二級銷售商、零售商等多道關卡才能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在行業內摸爬滾打多年的徐磊很清楚市面上的鉆石令人咋舌的價格如何而來。
徐磊說,高檔賣場所付出的高昂場租最終都會打入每一粒鉆石的成本當中,消費者不僅在買一顆鉆石,更要為他挑選鉆石的環境和場地買單。而網絡鉆石銷售平臺都是通過一級供應商,也就是從全球鉆石切割商直接引進裸鉆,所以價格比傳統的店面銷售大約便宜一半。
差距下的大市場
據統計,發達國家每對夫婦在鉆石方面的消費已經達到1.2萬美元,歐美80%的父母會在子女結婚的時候贈送一塊鉆石做禮物。然而,即使在中國最富裕的城市上海,擁有一件或一件以上的鉆石首飾的女性比例僅為40%左右。
但中國的鉆石市場正在迅速成長,充滿著生機和活力。國際鉆石權威機構HRD的一份報告稱,作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珠寶消費國,中國珠寶年消費達到了170億美元,市場容量正以15%的高速增長,市場總額有望達到1800億美元。差距是市場,速度則意味著財富。
“中國目前每年約有1000萬對新人結婚,婚慶消費總額高達2500億元,只要其中有1/10用于珠寶消費,那全年就是250億的消費空間。這對鉆石電子商務來說,無疑是一個超級龐大的市場。”瀛金鉆石網CEO曹輝映對此感到無比興奮。
美國的在線銷售商藍色尼羅河(Blue Nile)的迅速成功迄今仍是無數鉆石網售企業的夢想。
早在2004年,Blue Nile的銷售額就達到1.69億美元,比身后最大的三家競爭對手——寶格麗、卡地亞和蒂凡尼的總和還要多,而且其所有珠寶全部實行在線銷售。網售使得Blue Nile的珠寶價格比同等級別的競爭對手便宜了20%-40%。憑借優越的價格及在線銷售的便捷,2004年5月,Blue Nile更是敲響了納斯達克的上市之鐘。作為一家只有6年歷史的珠寶公司,能在三大巨頭的重壓之下異軍突起,網絡營銷是其克敵制勝的不二法寶。如今已成全球最大在線珠寶零售商的Blue Nile,主營業務的鉆石已占到其所有珠寶業務78%的份額。
盡管起步晚,但中國的速度卻不慢。據預測,到2008年,中國網上鉆石珠寶銷售可以占到20%以上的份額。雖然網上銷售利潤低于傳統銷售,但鉆石憑借其高昂的售價和被賦予的特殊含義,從訂單數額上看要遠遠超過其他商品。珂蘭鉆石網推出不到三個月時間,每天銷售額已經是很大的規模,因為其每單均價超過千元——這對賣書的當當和賣光盤的卓越是不可想象的數字。戴維尼從2006年底創業以來,每月的銷量增長率都達到100%。
《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