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黃金的生產成本僅為每盎司三四百美元,目前1100美元的價位顯示生產企業的利潤空間被迅速放大,確切地說做空能量逐漸增強,市場上投資風險慢慢聚集。”何衛江提醒投資者。
中國應增強金市話語權
不少業內專家表示,中國黃金市場價格完全由世界黃金市場價格決定,使國內投資者必須完全承受各種國際因素的風險以及國際投機者的炒作,這讓不少投資者蒙受損失。
“中國黃金市場在世界市場上幾乎沒有自己的聲音,目前全球黃金價格由倫敦、紐約、香港、蘇黎世這四大黃金市場決定,中國市場的影響力非常微弱。”甄偉鋼說。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在2008年就以282噸黃金產量超過南非,成為世界第一大黃金生產國,并在2009年以313 .98噸的產量蟬聯第一。同時,中國還是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黃金消費國。據世界黃金協會估計,中國黃金年需求量將在未來十年內翻番,達到290億美元。
專家認為,要加強話語權,必須加強我國黃金市場體系建設。據了解,目前我國黃金的交易市場主要由從事現貨黃金和黃金現貨延期(黃金T +D )的上海黃金交易所以及從事黃金期貨交易的上海期貨交易所構成。
廣東省黃金協會首席黃金分析師朱志剛介紹,上海黃金交易所實行嚴格的會員制度,限制了規模的擴大,而上海期貨交易所目前僅有數家外資銀行準入,沒有夜市,在與國際接軌方面有待加強。而且,目前進出口黃金仍需中國人民銀行審批,也限制了黃金的交易和消費。
朱志剛等專家認為,1983年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在金銀處理、收購、交易等方面實施了非常嚴格的管理,很多條文已經不適應市場的發展,比如仍然規定“一切單位和個人不得計價使用金銀,禁止私相買賣和借貸抵押金銀”。他建議盡快修訂該條例,以促進黃金市場的發展。
“四年前,我們一年的交易量還沒有其他市場一天的交易量多。去年兩大交易所總成交量在一萬多噸,總算趕上來了。按照這個速度,中國未來5至8年內將是全世界最大的黃金市場。”甄偉鋼說。(記者黃玫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