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10月26日,有京城奢侈品集散地之稱的新光天地門可羅雀,而以往的雙休日這里卻是門庭若市。而當天被譽為潮地的三里屯各品牌旗艦店,人流量也至少下降了三分之一。顯然,越來越深重的經濟危機對奢侈品消費的影響正不斷放大。經濟上的不安全感被學者形象地稱之為“現金留在手上最安全”。奢侈品研究者認為,雖然奢侈品核心消費群體并未受到重創,但曾經的消費邊緣群體正在加速流失。
這部分流失的消費人群到哪里去了?對品牌的擁躉來說,品質依然是購物的重要依據,去大型超市買日用品卻不會在超市買衣服。
“這些人都流向了優品平價品牌。”國內某調查機構分析師說。來自服裝直銷網站VANCL的數據也間接佐證了這個結論。該網站自今年10月中旬開始,連續十多天日銷量呈增長態勢。同樣10月26日,該網站服裝銷量達7200單近2萬件,比以往的星期日高出近40%。
以VANCL為代表的平價優質品牌得到主流人群的垂青與大環境的變化息息相關。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孫教授認為,這種質量有保證、價格有競爭力的新銳品牌與其說是渠道或營銷模式的勝利,倒不如說是非暴利品牌深入人心的勝利。面對由金融危機演化成經濟災難的恐懼,選擇必需消費而非奢侈消費的人越來越多。這的確是VANCL類品牌的機遇,也是電子商務的機遇。重要的是把品質做上去,把價格做下來,利用這個大時代的大機會形成品牌黏性,過冬后便是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