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追逐名牌有一定的勵志功能?
“我沒有刻意向兒子灌輸名牌消費,但因為我自己比較喜歡GUCCI和BUBURRY,也給兒子買了一些一線名牌,可能耳濡目染,他對這些品牌也比較了解,這很難避免!弊稍児究偛藐惖虑宓挠^點代表了深圳部分新富階層的看法。因為家長自身的名牌消費力足夠強,小孩從小到大接觸的都是頂級名牌,對名牌的熟悉和關注也成為一種必然。采訪中,有家長直接說,對他而言,給孩子買D&G的衣服和普通工薪階層給孩子買佐丹奴意義是相當的,不值得小題大做。
上市公司董事鐘林的兒子上高中三年級,希望上大學就能有輛甲殼蟲車,她和兒子簽了協議,如果考上香港理工大學就直接贊助15萬元,剩下的兒子自己打工去賺。鐘林說,當下讓小孩不知道名牌比知道名牌更難,刻意去避免根本是徒勞,不如讓他懂得要得到心愛的東西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吧踔量梢哉f,追逐名牌有一定的勵志功能!辩娏终f。
學校對學生消費名牌的態度也走向寬容。南山中加學校招生辦主任李正偉表示,目前的社會造就了學生追求個性特點和獨立意識,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名牌有所傾向,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所以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應該以一種包容的心態,不必強行阻止,而應該人性化處理。有經濟能力的家長,面對孩子有名牌崇拜心理和購買需求時,只需要正確引導即可,避免學生的過度消費。
富源教育中心倫敦城市學院辦公室主任馮學濤表示,雖然學校規定貴重物品安全起見不能帶到學校,不過許多學生都有一兩件隨身的名牌心愛之物,只要不影響學校的整體管理,學校都可以接受。雖然學生自己還不具備經濟能力,理論上應以節約為主,不過有經濟能力的家長想給孩子買名牌做禮物,這種心意沒必要批評。有修養的家長和學生,一定不會胡亂消費。
對話當事人
跟不同男生吃飯戴不同項鏈
芃芃深圳某中學高一學生
記者:聽說你只用DIOR的香水,你會涂著香水去上學?
芃芃:不會,我在學校是優等生,很遵守規則,但我會忍不住去買。就像我最愛LV的經典款,雖然有個同學說我提著它像偷了媽媽的包來用,裝大人,但我認為那是他品位太差。
記者:你用的這些名牌都是父母買的?
芃芃:不一定,有的是男同學送的。上周有個男生送給我一條施華洛世奇的項鏈。我跟不同的男同學出去吃飯都會戴不同的項鏈,最近我發愁的是,項鏈不夠戴了。
記者:如果你特別喜歡的名牌但目前父母不讓你買,你怎么辦?
芃芃:趁爸爸心情好的時候撒嬌,總是有用的。而且,現在他們給我買名牌,以后我賺錢了我會給他們買。我喜歡阿瑪尼的西裝,以后我會買一套送給我爸爸。
記者:名牌消費是你和同學交流中的一個熱門話題嗎?
芃芃:當然,最近益田假日廣場開業,以前深圳都沒有ZARA和H&M的,我和兩個好朋友都去逛過了,這兩個牌子一點也不貴,只是尺碼偏大,不好買。
專家論調
要避免富家子帶來負面攀比
趙衛深圳大學教育系主任
中學生購買國際名牌,這種現象確實是因為城市新富階層壯大的必然結果。這是一個值得正視的問題,名牌應該是針對已為社會創造了財富、有消費能力的人,學生不具備這兩個前提。對于這種現象,家長自身不應過度追求名牌,應該引導孩子把錢花在未來的發展規劃上。要是發現孩子有一味追求名牌的心理,為了避免重復說教引起孩子逆反心理,可以請自己的同事、朋友來間接和孩子交流。
更關鍵的還在于學校對學生的正確引導,老師們的上課方式不應該以說教為主,應該和日常行為掛上鉤,這方面的教育力度還不夠。另外,學校也應該有寬容的態度,不要過分強調簡樸。對于“富家子”也不要過度限制,只需留意不要給周圍學生帶來負面攀比效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