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前日,福建省寶玉石協會稱,近期在福州、泉州等多地均有外地珠寶商在搞珠寶首飾直銷活動。省珠寶專家表示,其中鉆石以次充好的現象最為嚴重。
那么,市民該如何識別鉆石的真假?記者了解到,現在民間流傳著不少方法:有“哈氣”試驗,在鉆石上“哈”口氣,如果水汽立即消失則是真鉆石,反之則是假鉆石;還有擦拭試驗,將鉆石在細砂紙上來回摩擦幾次,如果其表面有擦痕則為假鉆石,反之則是真鉆石。
“鉆石的外表與玻璃、水晶及人造寶石相似,普通消費者較難辨認真假,上述簡易的鑒定方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最保險的做法還是找省內權威檢測機構作專業鑒定。”昨日省寶協相關負責人稱,鉆石一般都有固定的“腰圍”,記住這些“腰圍”數字,并與相應的重量做對照,便可初步判斷真假:對于圓鉆來說,測出圓鉆的直徑,再將其直徑的立方除以273,就能夠得到理論上的重量數值。如1克拉標準鉆石的直徑是6.5毫米,0.9克拉鉆石的直徑是6.2毫米,0.8克拉鉆石的直徑是6毫米,0.5克拉鉆石的直徑是5.0毫米,0.3克拉鉆石的直徑是4.3毫米,0.2克拉鉆石的直徑是3.8毫米等。“鉆石一般都有固定的‘腰圍’,記住這些‘腰圍’數字,購買時就可以先做出簡單判斷。
另外,消費者若發現鉆石的實際重量與理論上的重量相差太多,則可懷疑其并非真鉆石。”省寶協珠寶首飾專家提醒,消費者對于來路不明的鉆石、翡翠一定要謹慎購買,對于正規出售的鉆石、翡翠類首飾也一定要仔細查看其是否附帶權威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購買時最好選擇有信譽的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