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近日,蘇州圓通美術館舉行了近現代中國書畫大師真跡專題展。此外,現場還展出了大量珍貴玉器,其中一尊重約6公斤的雞骨白玉琮備受關注。與常見的四面玉琮不同,該玉琮重約6公斤、八邊形,外方、內圓、中空,通體白色。玉琮每個側面還刻有由圓圈、直線等構成的紋飾。
國家文物局玉器責任鑒定員陸建芳,持手電對該玉琮仔細查看一番后嘖嘖稱奇。他坦言,這是他第一次看到8面的玉琮,目前國內出土的玉琮幾乎都是四面的,玉琮主要被古人用于祭祀。該玉琮的材料俗稱“雞骨白玉”,圖案是良渚文化時期典型的“神人獸面紋”。 陸建芳說,初步來看,該玉琮可能屬于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在國內非常罕見。
衍生閱讀:
新石器時代晚期 龍山至齊家系 玉琮、2600 B.C.-1600 B.C.、高16.6公分 寬7.8公分、玉質,青綠色,局部灰黃色,有明顯裂紋。琮,方柱體,中孔大,內圓外方,上下有射口。外壁光素無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