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據昆明日報報道, 12月22日,云南紫云青鳥國際珠寶加工貿易基地翡翠保稅加工第一刀正式啟動。這是“云南翡翠加工貿易示范基地”建設邁出的實質性一步,由此,云南玉石毛料在昆明出口加工區可完成“保稅”功能下的批量加工,為“玉回云南”再添砝碼。
眾所周知,玉石原料交易具有一定的博彩性,原料的價值在未進入最后制作過程時都難以100%確定。在非保稅狀態下,原料“切垮”時,商人不僅要損失原料的價款,還要承擔進口時所繳納的稅費。而在保稅區內,商人可以根據最后的真實價值進行分類報關和處理,大大降低了原料交易的風險。
更關鍵的是,在“保稅”狀態下,翡翠原料通過口岸入境時,只需辦理轉關手續,無需繳納進口稅便可運輸至園區內。出口加工區圍網內如同“境內關外”,原料可在此進行保稅倉儲、保稅加工、保稅展示、保稅交易。原料、成品從保稅倉庫出口海外時無需繳納出口環節稅。這樣對于原材料和產品銷售“兩頭在外”的云南珠寶產業來說,可降低成本,提升國際競爭力。而對于原料及產品需要內銷的,可在繳納相關稅費后流轉至圍網外進行加工銷售,方便商戶的資金流轉,減少營運成本。
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翡翠玉石產業,誰贏得了上游原料,誰就贏得了市場主動權。以前,雖然云南離翡翠原料產地最近,關稅推高原料價格一直是桎梏云南玉石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預計于2012年底建成的云南紫云青鳥國際珠寶加工貿易基地將成為昆明翡翠玉石的重要出口加工區。打通保稅物流各環節後,紫云青鳥將更穩固地立足云南,拓展東南亞和南亞市場,提升「玉回云南」、「云南珠寶」的品牌效應。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云南翡翠玉石可享受保稅政策,產業奮起直追的後勁將會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