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聲川 臺灣著名舞臺劇導演,臺北藝術大學教授,美國斯坦福大學客座教授及駐校藝術家。
如果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那么2010年上海世博會讓世界都刮起了中國風尚。世博園意大利館的設計靈感源于上海弄堂里的小游戲,入口處“福”字格外惹眼,孔子的名言“溫故而知新”成為威尼斯的口號……當人們把世博會的熱度推向高潮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冷靜思考:城市,如何讓生活更美好?
城市的核心價值是人,人的核心價值是生活。發揮中華智慧風尚,啟迪城市美好未來。我們有幸邀請到賴聲川導演作為客座主編,發現并解讀城市平衡和諧的建筑、城市包容兼備的文化及悠然自在的寫意生活。
周大福2010K-gold國粹系列“馨然”耳環
東方哲學平衡之美
中國古代建筑的精髓在于對稱,這也體現了中國人追求平衡,向往平和、中庸的心理特征。世博會中國館以斗拱為架構、以斗冠為造型、以九宮格為屋頂,極富中國韻味。此外,中國城市往往呈現棋盤式結構,就像是練字的九宮格,相互對稱。
中國的建筑史上誕生過許多匪夷所思的作品,智慧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中國館的大屋頂設計就充分體現了中華智慧。夏天,不論太陽在哪個方位,下面絕對是一片陰涼。而冬天,經過角度計算,還要讓陽光充分照射進來。
中國古代的大屋頂四周都是翹起來的,翹起來僅僅是為了好看嗎?并不是這樣,這里有深邃的中華智慧。中國位于北半球,翹起來的屋頂,夏天的時候,對著陽光,可以撐開更大的面積,在屋檐下形成大面積的陰涼;而冬天呢,太陽比較低平,翹起來的屋頂,又恰好讓更多的光線可以進來,一開門廳,太陽就直射進來。因此,中國館的大屋頂實際就是中華智慧通過現代科技的延續。中華智慧需要不斷學習和汲取,學習之后用現代科技將它發揚光大。
尊重和學習歷史,不斷創新,才能體現真正的中華智慧。周大福2010K-gold國粹系列【馨然】與【映然】系列將別具中國特色的窗花元素完美融入進行設計,古風與時尚感并存。傳統的窗花元素給女性以歸屬感,讓她們有了溫婉靈動的感覺,而又不失平衡之美。
周大福2010K-gold國粹系列“融和”戒指
融合共生包容之美
“人類文化差異性就如同人類自身的基因一樣不可改變,并由此確保了人類社會自然和生物意義上的多樣性。沒有人類文化的多樣性,一部人類文明史就不能延續到今天。”聯合國總代表貝楠曾經這樣評述文化多元的意義。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和名片。五十多年前,被稱為“北京人”要具備四條標準:一口京腔,兩句二黃,三餐佳饌,四季衣裳。這里說的“佳饌”,不看值多少錢,要個有滋有味,比如說伏天喝碗熱豆汁。
為什么舉例子單說豆汁?因為喝豆汁純屬北京人的專利。是不是北京人,測驗方法就是叫他喝一口豆汁,若是眉開眼笑,打心里往外滿意地噓口長氣,就是地道北京人;若是眉頭緊皺,嘴角直咧,八成是外地人。
不過在現在的北京飯館里,飲食文化可是百花齊放、豐富多彩。許多北京人更喜歡辛辣的川菜,也有很多外地人除了吃吃烤鴨,也開始品品豆汁。在胡同小館里,挑一張靠窗桌子坐下,邊曬太陽邊啜豆汁,一大碗,再來一大碗,豆汁與茶,都要吃燙。啜豆汁,就焦圈,就咸疙瘩,這是一樣美食,也是一種文化。
中國城市的快速發展得益于融合了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風格各異且多元素的組合成就了如此燦爛的中華現代城市文明。周大福2010K-gold國粹系列之【融和】融匯了中國刺繡中“靜”與“動”的表現風格,儒家“和”的理念引領著整個設計,外圓內方的造型展現出當代女性外柔內剛的氣質,及包容各國文化的寬廣胸襟。【寧和】系列則將不同造型組合,融會貫通,配飾出相得益彰的包容之美。
周大福2010K-gold國粹系列“繡韻”耳環
行云流水寫意之美
“‘慢火族’請注意,召集本周日上午到上海植物園觀鳥,輕裝上陣、休閑一日,欲參加者請跟帖留下手機號碼……”日前,某網友發出這樣一個帖子,很快召集到十多名響應者。
所謂“慢火族”,是指這樣一群年輕白領:為了緩解工作壓力、調整浮躁心態,他們適當放慢工作節奏,參加慢節奏的業余活動,從而使自己保持一種從容心態,更快樂、更合理地生活。如今,上海注意調整工作生活節奏、嘗試“慢生活”的“慢火族”越來越多。
30歲的“慢火族”張先生給自己制定了這樣的計劃:每天早上不再開車上班,改坐地鐵;中午再忙也要放下案卷喝杯咖啡,給自己半小時放松時間,每周至少確保三天回家吃晚飯,安安靜靜在家讀英語、寫博客,周末要和朋友一起踢一次足球,雷打不動。
國人自古就追求一種輕松、悠閑的生活方式,這種重意不重形的生活形態也體現在各種人文表現上,如水墨丹青、詩詞歌賦、書法等。周大福2010K-gold國粹系列【墨韻】以“墨”為名,以“韻”為魂,筆墨之意,展現氣質之靈韻、高雅之風度。從書法中得到靈感,結合毛筆元素,大膽留白,透過時尚簡約的設計,以意大利風格的18K金飾工藝,將別具神韻的寫意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周大福2010K-gold國粹系列 【繡韻】 整體的 “繡花”造型將古典的哲思運用以流暢抽象的線條,勾勒出女性的東方寫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