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袁世凱女兒袁經禎捐贈的近代刺繡蟠銀鳳凰裙。
巨型犀角杯長86厘米,角根寬外達18.5厘米,重達6千克。
龐增和捐贈的宋代鈞窯鼓打圓洗。
塵封600年 國寶級文物《七君子圖》亮相蘇州(圖)
蘇州十二月二十二日電 蘇州博物館為慶祝五十周年而展出的館藏珍珠品中,首次展出的一套袁世凱女兒袁經禎捐贈的一組“中國末代官窯器”引起人們濃厚興趣。記者今天在蘇州博物館看到,這套珍稀展品前觀眾如織。
記者看到,這組被稱為“中國末代官窯器”的粉彩瓷共十三件,碗、碟、杯具等大小各異。胎質精白白如雪,彩質純凈,碗壁內外采用了“過墻”技法,繪有粉彩梅雀圖,紅梅、白梅與綠葉相映,極富立體感。
曾經見證了這組瓷器捐贈過程的蘇博工作人員王慧翔告訴記者,這組“中國末代官窯器”的捐贈人袁經禎為袁世凱的十三女兒,早年嫁至蘇州。這套瓷器是其三歲生日時,袁世凱特別為她燒制的。
王慧翔介紹說,一九六三年和一九七八年,袁經禎前后分兩次向蘇博捐贈了這套瓷器,本次在蘇博建館五十周年紀念時展出,是這十三件器具首次完整公開亮相。
據專家鑒定,這套粉彩瓷目前仍精致如新,并未有使用過的痕跡,保存相當完好。此外,每件器物的圈足內,紅色“居仁堂制”印章十分醒目。
而“居仁堂”便是袁世凱稱帝后的住所,為清末慈禧太后在中南海修建的西式樓房。一九一五年,袁世凱稱帝后,效仿其他皇帝,從故宮中選出雍正等各朝瓷器精品作樣本,命令景德鎮燒制精瓷,以備御用。其技法系仿琺瑯彩瓷,底款為紅釉篆書“居仁堂制”印章款,此即世人所謂的“洪憲瓷”。
不料民主革命的洪流不可阻擋,袁世凱只做了八十三天的短命皇帝便下了臺。幾千年中國古代陶瓷史,以似是而非的“洪憲瓷”鬧劇結束。但這些“民國瓷”卻因為稀有,深受世人喜愛。它們不但見證了一段歷史,更是這段歷史上所留存不多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