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豐富百姓節假日生活,引導本市珠寶玉石行業健康發展,由本報和天津市寶玉石協會舉辦、三品堂拍賣公司承辦的首屆珠寶翠玉大型拍賣系列活動昨日圓滿結束。該活動在“兩節”期間為人們奉上了一道別具風味特色的“節日大餐”。
“外行”“內行”收獲多
在兩天的免費鑒寶活動中,數百位群眾帶來了數千種珠寶玉石參與鑒定,現場氣氛非常熱烈。許多普通市民反映,專家的鑒定講解令人受益匪淺。在昨日的拍賣現場,由于所有拍品無論價格高低都有權威部門的保真證書,大批市民趕來參與競拍活動。部分超低價起拍的拍品出現了激烈競價。經過幾輪激烈競價最后“抱得美玉歸”的市民楊先生興奮地告訴記者,自己屬羊,有幸拍得“三羊開泰”和田玉雕件可謂“緣分”。市民楊女士花費近萬元拍得了心儀的數件玉石首飾,談到自己的首次珠寶玉石“競拍秀”時她非常興奮,“所有拍品無論價位高低都附帶權威機構的鑒定證書,而且確實比市場價格優惠很多,參加此次活動真是太值了!”作為本次拍賣活動最年長的競拍者,今年75歲高齡的朱老先生拍得五六件中意的和田玉擺件,他表示將在家中好好摩挲把玩這次淘來的“寶貝”們,豐富自己的晚年文化生活。
本次拍賣活動也被圈內人當做了“拾漏”的良機。本屆拍賣會匯聚了一批雕刻工藝大師的獲獎作品,追逐大師足跡多年的民間玉石玩家孫女士以25萬元的拍賣總額創下當日個人競拍總價的最高紀錄。擁有長期收藏經驗的陸先生看中了超低價起拍的高檔翡翠,最終分別以6萬元、5萬元、12萬元拍得三件精美的翡翠擺件。他用“貨真價實”四個字概括了對拍賣會的總體感受。在拍賣會現場,還有很多業內人士頻頻參與競買,有的一下就買了十多件拍品。
跨行業攜手創新共贏
據天津市寶玉石協會毛俊明秘書長介紹,本市珠寶玉石年銷售額近年來以平均20%的速度上漲,今年銷售總額仍有望逼近30億元。盡管人們的需求不斷升級,但許多普通市民反映不敢買高檔玉石,因怕買到以次充好、價格虛高的玉石,所以往往采取托熟人介紹的方法購買寶玉石商品。應該說,當前市場迫切需要“貨真價實”的行業誠信。為幫助缺少專業知識的廣大珠寶玉器愛好人士,行業協會正采取多種舉措推動行業自律。
一些慕名而來的中國寶玉石協會收藏專業人士表示,鑒于目前珠寶玉器市場價格的不確定性,普通市民和投資者對公平公正、貨真價實的珠寶玉器拍賣有較大的需求空間。據國家注冊拍賣師曹開達介紹,本次活動作為津城首屈一指的創新“保真”拍賣會,對拍賣行業的影響是深遠的。因為拍賣行的慣例是不為拍賣品的瑕疵擔責,拍品的真假考驗著競拍者的“眼力”。本次拍賣會在媒體和寶玉石行業協會的合作下帶給拍賣行業新的啟示,即“保真”是受到市場歡迎的。而且拍賣會上受追捧的玉石首飾和擺件的最后成交價格僅是市場零售價的三分之一,也讓各方看到了珠寶玉石專項拍賣會的投資潛力。在各方推廣更多的珠寶玉石收藏知識的背景下,珠寶翠玉市場必將帶給市民更多的物質和文化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