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源寧
榮昌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
杜源寧是榮昌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榮昌的主要業務為珠寶設計、制造及分銷,分銷網絡遍布中國、美國、歐洲、中東、澳洲和亞太區。
杜源寧于1992年一直支持癌癥病患者,積極參與瑪麗醫院的義工服務。他亦是奧迪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執行委員會副會長,為聽障人士提供支持。
香港珠寶大亨杜源寧
香港珠寶大亨杜源寧
金融海嘯后珠寶商從最底線跑出
搜狐香港:搜狐網友大家好,今天很高興在香港國際珠寶展現場,邀請到WCJ珠寶集團董事杜源寧先生接受我們的訪問。杜先生,你好!
杜先生:你好!
搜狐香港: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對話未來珠寶大亨”,但杜先生其實一早就是珠寶大亨,不過對于零售市場可能還是隱形的珠寶大亨,大家還不算太熟悉,不過他會不會在未來的時間搖身一變成為像Cartier這樣的國際珠寶零售巨頭,就要請教杜先生了.
說回九月的這個國際珠寶展,最新消息是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珠寶展,你是第幾年參加這個珠寶展呢?
杜先生:確切數字就很難說,不過也有十六七年了。
搜狐香港:我們看到這個展位也挺特別的,是今年新增加的位置。
杜先生:對,今年這個是全新的,是為了這個展覽特別設計的。
搜狐香港:那對于香港珠寶商來說,在自己城市舉辦的這個珠寶展是全球最大的,心情是不是有些激動?
杜先生:是的。對于九月展,第一是在旺季,也因為剛剛經歷了金融海嘯,大家對這個展覽是期望很大。以前九月份的是全球最大的展覽,每個人包括我在內都很認真地做好這個展覽。希望能夠多點客戶和生意,很重要的是能夠將公司的創意能夠傳播出去,能夠在市場上有獨特性,給客戶看到我們想做的事情。
搜狐香港:我們知道今年展覽人數和規模都是最大的,你覺得金融海嘯以后珠寶行業是不是有一個復蘇的跡象?
杜先生:或者不用復蘇這個說法,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金融海嘯以后我們看到最差的一面已經見底了,我相信應該不會有再差的了。從最底線跑出來,我們希望重新走上去。我們不敢說很快可以見到成效,不過我們看到再最低里面有好的增長,而且適逢今年下半年許多已經停止購買的客戶也陸續有購買意愿。
搜狐香港:這幾天交易和生意情況是怎樣的?
杜先生:比我預期的要好,而且查詢的比較多。可能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很多客戶有一段時間停止購買,或者有些新的客戶想找新的供應商,和舊有的供應商做一個比較,所以查詢量增加了。
搜狐香港:今年香港珠寶商是最主要的參展商,你作為香港珠寶行業的領軍人物,這個展覽也是顯示香港珠寶綜合實力的機會,你怎么看整個香港的珠寶行業呢?
杜先生:香港珠寶行業經過金融海嘯的調整,我對珠寶客戶有新的期望,和以前有很大不同,對珠寶的要求在很多方面都提高了,尤其是工藝、質量和服務,比之前的要求大了很多。
搜狐香港:對于歐美市場或者亞洲新興的市場例如印度、泰國等,香港珠寶生產商會有什么競爭的優勢?
杜先生:香港珠寶最大的優勢是設計有國際的視野,泰國或者內地在這方面都不太成熟,香港的設計師在研發技術上是有國際水準的,甚至有些方面是超越了歐洲,所以很多行家花了很多資源做高水準的設計和工藝。所以說到優勢,簡單來說就是國際視野。
搜狐香港:說到國際視野和設計這方面,WCJ是走在前面的,每年你們會參加很多香港本地和國際上的設計獎評選,這是不是和你的領導有關呢?
杜先生:是的,好的設計要有營售,營售第一離不開獲獎,多點參與國際大賽,多點獲獎使作品更有營售性;第二是能開闊設計師的視野,還令他的團隊包括設計、起版、研發部、技術部建立良好的溝通,增加這方面的經驗,最終可以做更多更好的設計,在市場上得到客戶的認同。獲獎是最直接簡單的對作品的肯定。
搜狐香港:參加這些比賽也會挺花成本去投資,因為要最一個成品出來,很多參展商都不輕易去做這個事情,你是不是一個喜歡創新的人呢?
杜先生:會,我做珠寶很多時候當做游戲一樣。除了做生意以外我還有自己的想法,我又思考珠寶如何發展。像學習或者游戲一樣,有自己的想法,希望和其他一般的行家有區別。我覺得珠寶還可以做得專業一些,分層次,例如獎項、表達方法,在市場上有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