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青龍護法神立像
到目前為止,本季春拍已經結束大半,也是自去年10月金融危機爆發后的第二季拍賣,很多門類的藝術品成交業績出乎意料,例如中國書畫、古董等。不過,一些小的市場門類也頗有看頭。
古籍板塊顯強勢
近幾年,北京、上海等一些拍賣公司相繼開設了古籍善本專場,大眾對古籍的價值認知逐漸在加深,收藏群體也在逐漸擴大。但是由于古籍是一個流通性較弱的小門類,所以很多藏品到了藏家手中就很少再回到市場上,這也造成了資源的日漸稀缺,同時也是新出現在市場上的重要文本和資料會拍出高價格的原因之一。今春在中國嘉德古籍善本專場推出了一組《陳獨秀等致胡適信札》,雖然此前專家們也都認為這是一組具有很高史學價值的作品,但只給出了150-180萬元的估價,最終這組信札以554.4萬元的高價被某藏家買走。然而,這組信札上拍前就受到國家文物局的重視,并首次使用國家優先購買權進行收購,至此這組極具價值的作品終于走進了國家文物局博物館。這也是古籍收藏在這本季拍賣中成為一個熱議的話題。中國嘉德的古籍專場今春拍賣達到了1900多萬元的總成交額,創造了歷史紀錄。另外從今年開始,嘉德四季拍賣部也將古籍善本專場從一年舉行兩次增加到四次,加強了古籍的拍賣力度。但是古籍的拍賣受制于資源,依然是一個賣方市場,規模很難擴大,但無疑將成為一個收藏、保值的熱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