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威海市消協受理多起“首飾以舊換新”引發的糾紛。商家利用消費者對金飾品知識的缺乏,以“優惠活動”為的幌子,引誘消費者把黃金兌換成鈀金,從而賺取差價。
消費者李女士將29.66克黃金首飾在市區某金店兌換成同克數的名為“鈀鉑金”首飾。當時營業員稱金店正在搞活動,黃金兌換 “鈀鉑金”,不需要加錢,兌換成鉑金每克還要加近百元錢,兩種首飾外觀效果十分接近,“鈀鉑金”的升值空間更大。在營業員的一力推薦下,李女士動心了,將首飾兌換成了“鈀鉑金”。回家后李女士從兒媳處得知,鈀金與鉑金市場價格相差較大,李女士感到自己受騙上當了。于是李女士找到該金店要求將換的“鈀鉑金”首飾重新兌換成黃金,金店以鈀金首飾不可兌換加以拒絕。
消費者肖女士同樣被金店“以舊換新,黃金換白金”的廣告宣傳所吸引,將28.77克黃金首飾換成了同克數的鈀金。據肖女士稱,兩年前一家金店宣傳“三八”婦女節搞活動,“白金”每克178元,廠家搞活動每克138元,過完節就恢復原價。 于是其將手頭的黃金兌換成“白金”。肖女士對收據上寫的“PD900”提出疑問,營業員解釋說這就是鉑金的化學符號,肖女士也沒有多想。至到今年5月,肖女士才發現換回的“白金”首飾是鈀金不是鉑金。于是要求金店換回黃金,造成拒絕。
這兩起案件經消協調解,最終都為消費者換回了損失,按消費者要求換回成黃金。
很多消費者對此類商品知識缺乏了解的情況下被誤導消費,在此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掌握以下知識可以有效防止受騙上當。
(一)“鉑金”和“鈀金”這兩種白色的貴金屬,雖然看上去外觀和顏色較為相似,但在價格和物理屬性等方面卻相差很大。從價格上看,鈀金比鉑金便宜很多;從質地上看,鈀金輕,易脆裂,佩帶一段時間顏色會變暗,而鉑金絕對不會出現上述問題。“鉑金”的化學元素符號為“pt”,“鈀金”的化學元素符號為“pd”。
(二)消費者已習慣將“鉑金”稱為“白金”,白金是鉑金(Pt)的別稱或俗稱。但目前在市場上,一些商家也將“鈀金”稱為“鈀白金”“白鈀金”或“新型的白金”。依據GB11887-2002《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不允許將鈀首飾稱作為“鈀白金首飾”、“鈀鉑金首飾”等含混名稱。
(三)消費者兌換“白金”飾品時,應當向經營者說明所要兌換何種“白金”,應當要求經營者在發票或信譽卡上詳細的注明原飾品的種類、品質、重量、折扣價格和兌換后的“白金”飾品的種類、品質、重量、單價、款項等。
(四)消費者應當仔細查驗購買或兌換的“白金”飾品的廠名廠址、合格證及質檢報告。注意飾品上的印記、標識要和發票上寫明的項目一致。
(五)消費者應當保存好所購飾品的發票、信譽卡及其包裝、標識等,商品一旦出現質量問題,該票據、包裝和標識是投訴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