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了10年的純金銀珍藏版仿真郵票居然會少成色!如果不是偶然發現,我還蒙在鼓里。”日前,讀者柴先生來到本報接待室投訴:“老鳳祥”制作的金銀仿真郵票存在“短斤缺兩”。
據柴先生介紹,1998年,他在南京東路一商店買了許多本由上海老鳳祥有限公司制作的《二十世紀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屆運動會紀念冊》珍藏版郵冊,內附證書說明,金銀仿真郵票53枚,每套含金4克,成色為千足金,含銀175克,成色為99.9%純銀。每本郵冊3000元。
純銀郵票成色不足
不久前,柴先生將郵冊內的郵票取出后,他朋友用打火機燒著玩,不料發現一枚純銀郵票被燒得變黑色了,而正常情況下應為銀色。柴先生向老鳳祥售后服務部和廠部詢問。廠部史女士稱,純銀郵票的含銀量肯定為99.9%,之所以用火燒后會發黑,是因為制作時考慮到收藏要保持銀的光亮度,在純銀郵票表面鍍了一層鎳。柴先生當即質疑:既然如此,證書上應注明“純銀鍍鎳”;既然鍍鎳,怎么保證含銀量達到99.9%?史女士回答,如有疑問,你可以去鑒定。
柴先生拿著純銀郵票到宜山路上的國家金銀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作鑒定!稒z驗報告》結論:銀含量為92.3%。
賠償金額產生分歧
據此鑒定,柴先生向“老鳳祥”提出“退一賠一”的要求。然而經多次交涉,“老鳳祥”給出的方案是:按“純銀”郵票的同等重量,換取“老鳳祥”生產的純銀器物,或加工制作器物;給予99.9%與92.3%之間的相差比例7.6%,按現在的市場價賠償差價。柴先生算了一下,一本郵冊內含銀175克,賠償僅35元。柴先生予以拒絕,認為“老鳳祥”缺乏誠意。
【商家解釋】當年制純銀要求低
在本報接待室,柴先生打開這本郵冊珍藏版,記者看到里邊“純銀”郵票灼灼發光閃亮,枚枚郵票品相精美,內附的質量保證卡有編號,卡上寫有:受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和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的委托,上海老鳳祥有限公司制作,限額制作貳萬套等字樣;標明含銀175克,成色為99.9%純銀,并有“老鳳祥”董事長簽名。柴先生氣憤地說,如果不是這次偶然發現,誰會懷疑“老鳳祥”制作的東西也會有問題?
記者與“老鳳祥”取得聯系。據“老鳳祥”禮品廠有關負責人史女士解釋,當初制作純銀郵票鍍一層鎳,的確是為了考慮收藏,因為銀子存放長久會發黑。她稱:這層薄鎳里真的是99.9%純銀。記者問:那么為什么在質量保證卡上不注明鍍鎳純銀,卻要注明是99.9%純銀?史女士答:10年前制作銀的工藝品還沒有現在這么規范,要求這么高。史女士建議,柴先生有什么要求,可寫一份書面材料給“老鳳祥”,“老鳳祥”經研究后給予答復,這樣使解決問題有據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