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隨著3.15的臨近,各地的工商執法部門對相關的金銀珠寶玉飾品做了抽檢,抽查發現,各地珠寶玉器市場不同程度的存在著黃金珠寶標識不清,假證書泛濫,首飾專柜經營不規范,玉器鉆石等級不清,鑲嵌寶石標識不清等問題,其中銀飾品的質量堪憂。
在貴重金屬中,銀相對與鉑金、鈀金、黃金等的價格便宜許多,而銀飾品的款式也是各種各樣,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很多流行首飾也均采用銀質。隨著銀飾品銷售量的逐年遞增,再加之消費者對于銀首飾的純度不是那么在意,因此不少商家在銀飾品的純度上做起了相關文章。
抽檢的銀飾品主要是看它的標簽標識、成色等多個方面。被發現的不合格批次中,有的標稱是千足銀,即純度是999%。,但實際上純度只有944%。,一些925銀飾(純度為925%。),實際純度只有850%,更有些則是用銅,鉛為基質鍍銀后被冠上“925銀”,嚴重的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在其他的貴金屬,玉器珠寶的抽查中還發現,一些生產加工企業在銷售千足金、925銀鑲嵌B貨翡翠(漂白注膠處理翡翠)的戒指,只寫“925銀戒指”、“千足金戒指”,對翡翠不作標識。
針對貴重金屬抽查的質量問題,工商執法部門將依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處理力度,同時執法部門也希望各貴金屬生產加工銷售企業能自覺的遵從行業標準,做到自律,共同規范市場,給銷售者一個健康,誠信的市場。
相關執法部門提醒消費者在購買金銀珠寶時,要注意看清飾品標簽上標識的內容,所開票據上的飾品名稱一定要跟標簽標注一致,不用數字或字母等代號表示。不能光聽銷售員口頭闡述產品質量,購買的飾品需保留購買憑證,購買貴重珠寶飾品時,應購買有相關權威部門出具的鑒定證書,不輕信所謂的洋證書。如對自己所購買的飾品有疑問應及時找檢驗機構檢測鑒定,如果發現缺失存在問題,找商家處理,讓自己買到放心的珠寶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