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去年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已迅速形成殃及全球之勢,其來勢之猛、波及范圍之廣,令全球金融界始料未及。隨后,金融危機呈海嘯之勢,波及包括珠寶行業在內的中國市場,“寒冬”之中人人自危,而如何在籌集足夠的儲備安然過冬,就成為當下國內珠寶行業亟待討論與解決的課題。
對于金融危機,意大隆珠寶首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煥先自有一番見解。發生金融危機,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自然是消費市場,而在奢侈品市場相對縮小的同時,貴金屬價格波動也較大,這就導致了生產企業資金回籠周期加長,資金需求量進一步加大。因此,在金融危機之中,企業首先要做的就是規避成本,以低廉的成本謀取競爭力。意識到這一問題,陳煥先總經理就在全公司提倡開源節流的管理概念,改正之前較為粗放式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從管理成本、采購成本、宣傳投放成本和市場運作成本等方面進行進一步優化:包括降低工廠生產的消耗、辦公的消耗以及加速市場運作的效率等等,尤其杜絕浪費現象的產生。
意大隆公司立足設計開發和生產,有著十多年的積累和沉淀,客戶信任程度高,企業管理基礎穩定。在陳煥先總經理眼中,此次金融危機也正是給了整個行業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消費市場的相對縮小,意味著消費者選擇將更精細、理智,而那些工藝差、品牌力弱小、設計開發能力不足的企業則面臨著被淘汰的命運。但是市場競爭畢竟少不了優勝劣汰,有競爭才能有發展進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整個行業進行優化的一個過程。
金融危機之下,想方設法維護原有市場,適度擴大潛在市場,穩步發展,是企業生存下去的重要法則。對于如何維持和適度擴大市場,意大隆公司無疑深諳其道。首先,立足企業本身,意大隆公司強調風險經營的意識。企業內部節約出的大部分資本,被用于生產工藝的優化與產品款式的設計開發。同時,將原有CI系統進行優化,提升企業的形象體系、管理體系等各方面的美譽度,以及進一步優化產品生產工藝,爭取以好的品質和服務贏得市場。而在09年,意大隆也將重點放在精品開發上,將推出幾個精品系列產品,重點推廣,加強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另外,立足整個珠寶市場,意大隆秉承不輕易擴大市場風險投資的原則,將精力放在維護原有的基礎市場上面,加強客情關系的維護。而在金融危機肆虐的當下,意大隆公司不后退、不縮減,在為員工樹立信心的同時,也增強客戶對整個公司的信心。
正如陳煥先總經理所言,經營企業并非平川跑馬,時刻都能一帆風順,因而,風險存在合情合理。沒有生存不好的行業,只有生存不好的企業,企業能否發展,就看能否在風險中抓住機遇。在今后的日子里,金融危機的持續必將帶來更加激烈甚至殘酷的競爭,而只有主動的去適應市場、應對市場,珠寶企業才能在這場風暴中獨善其身,贏得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