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并不缺失設計天分,只是OEM環境使設計師失去了根據消費者行為預測產品走向的能力。現在,到了尋求創意和市場完美結合的時候了———
成也設計,敗也設計。因為技術研發與工業設計的落后,中國的加工型企業拿到手的只是產品總利潤的1%~2%。“中國制造”向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將是大勢所趨
支出1元,回報1500元。什么樣的投資有這么大的收益?這就是設計。美國工業設計聯合會一項調研顯示,工業設計每投入1美元,銷售收入將增加1500美元。
上海產業發展需要設計來引領。然而,對“設計”概念的誤解和認識偏差,卻成為一大羈絆。
設計就是生產力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說過:“英國可以沒有首相,但是不能沒有設計”、“設計是英國工業前途的根本”。設計先導的國策使日本在二三十年之內迅速崛起。韓國三星從一家二線的OEM(代工)廠商脫胎為一個閃亮的國際品牌,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賴于一系列革命性的工業設計;蘋果公司的iPod熱席卷全球,數字音樂播放器市場上蘋果公司的占有率竟然高達75%,幾乎所有的觀察家都認為:蘋果的這一勝仗是出色的設計帶來的。
成也設計,敗也設計。因為技術研發與工業設計的落后,中國的加工型企業拿到手的只是產品總利潤的1%~2%。“中國制造”向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將是大勢所趨,創新的工業設計則是邁向這一方向的重要路徑。
自主創新,科教興市,落實科學發展觀,這是上海的發展戰略。落實這一戰略,離不開設計。上海已經將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創意產業定為上海產業重點發展和優先發展的方向,而設計產業正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產業屬于現代服務業,是創新、創意型的服務業;設計也是先進制造業領先一步的法寶———研發和設計是制造業的基礎;設計是創意產業的核心內容———設計產業屬于創意產業,設計是讓許多創意轉化為現實商品和服務的唯一途徑。發展設計產業可以極大地提升上海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和上海企業的整體競爭力水平。
設計不等于美術
許多人將設計與工藝美術混為一談,或者把設計完全等同于外觀造型設計、等同于包裝,局限于視覺設計、藝術設計。
事實上,設計已深入到產品的內核,不僅僅是“拗造型”,而且涉及產品的性質和功能,它是跨學科的,它賦予產品以美的形態,決定了產品的品質和功能,是人文和科技的結合,實現的是工程技術與美學藝術的和諧統一,所以有人喻之為繼核心技術之后的“次核心技術”。即使是核心技術與另一個核心技術的拼接結合,或者一項核心技術轉化為實用產品,實現價值,也都需要靠設計來完成。比如上海有一家企業自主研發出一種整水器,其核心技術已申請專利,但其做出來的整水器卻會漏水,打不開市場局面,其關鍵就是沒有將金屬龍頭和塑料殼體連接設計好。
如果以專利來劃分的話,我們現在所說的設計不僅是外觀設計專利的實現者,也同時涉及到了專利的第二層級———實用新型專利。日本知名設計師、上海賀風工業產品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古賀治風說:“設計不僅僅關心外觀造型,而且關心性能、質量,使用材料是否環保、可再利用等,設計是協調一種關系,除了滿足人的基本需求之外,還有美觀、使用更加方便等更高級點的需要,讓消費者愉快地購買這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