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故宮博物院藏有清宮舊藏翡翠器數百件,數量居世界博物館之前列。這些藏品中,清雍正時期器極少,乾隆時期器漸增,其中擺設用的山子、肖生雕刻及朝珠、搬指等可能都是乾隆乃至嘉慶時的制品。晚清慈禧掌權時期所制翡翠器物多為扁方、簪、環、鐲等花素首飾。乾嘉時期翡翠制品的產地包括大理、昆明,內廷養心殿造辦處如意館或金玉作以及蘇州、揚州等織造與鹽政的玉作坊。這一時期的器物是清代翡翠制品的精華,在全國古翠制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晚清時期翡翠品的制作地點可能是粵海、淮關等地,此時的造辦處金玉作已無力生產翡翠作品。
在清宮的翡翠日用品中,餐具占有重要位置,主要有杯、盤、碗、盒等。由于日用器具的器形較大,因而高翠作品較少。這些作品胎體薄而均勻,器表平整光滑,較少起伏,表面拋光較好,表現出翠料的質感。
翠桃式洗,清,高3.8厘米,口徑24.8厘米。
翠呈淺綠色,局部色較重。作品似盤,較淺,桃實形。洗底浮雕桃枝兩杈,一杈伸于洗底為足,其上有雙桃并桃花,另一杈延伸至洗口一側為柄。
洗為文房用具,可用以洗筆。玉洗可能產生于秦漢之際,從考古發掘可以看到,漢代玉文具開始增多,目前所知最早的玉筆洗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漢代作品。這件翠洗所用材料珍貴,既可使用又可作為陳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