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在選和觀察翡翠原石的時候,憑借的是對翡翠的多方面觀察和思考,統稱:“相玉”。
首先對翡翠的表皮做出判斷,所以古古翡翠在此特別說明和大家一起學習分享。那什么是相玉學呢?“相玉學”是近五百年來,經營玉石翡翠的云南滇西人憑著中國文化意識發明出來的一種對翡翠玉石的砂發皮殼、內皮霧、玉肉的顏色、毛病和廠口區別的優劣判斷的學問,在這點云南的玉石商家團結一致,為翡翠界做出了卓越的知識貢獻。這些寶貴經驗,在保守的舊社會,只是單傳親傳,嚴防外傳。直到1989年6月,周經綸先生的《寶石天命》一書的出版,才總結成文字問世。
在翡翠原料的表皮上,見與表皮一樣或深或淺顏色的風化、半風化沙粒呈帶狀環狀塊狀等有規律有方向性的排列現象,說明原石局部受方向性的動力變質與熱液蝕變作用的共同強烈影響,使其內部有可能使鉻元素釋放而致綠。翡翠表皮是翡翠原料在演化過程中風化作用形成的。古古翡翠實際總結,翡翠表皮顏色有:黑、灰、黃、褐、淺黃、白等色。
皮的顏色的形成是兩種地質作用的綜合,即由翡翠外部氧化作用使鐵的氫氧化物滲透到翡翠皮面的細小微裂隙中,再與表皮下正在氧化的雜質元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根據皮的顏色、致密程度、光潤度、凸凹度大至可估計出翡翠原料內部的色彩、水頭好壞、地的好壞、種的老嫩及裂綹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