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價值3500元的金手鏈買回第二天就斷開,價值8000元的鉆石戒指鉆石脫落……近來,涉及珠寶手飾損壞的投訴有所上升。然而,記者日前從消協了解到,這些手飾出現損壞并不是本身質量不過關,而是因使用、保養不當,人為造成的。
7月初,吳先生在我市某商場,花3500元買了條足赤金手鏈。戴上新手鏈,吳先生美滋滋的,連洗澡睡覺都不舍得取下。誰知第二天一覺醒來,吳先生發現心愛的金手鏈斷裂開了。吳先生找到商場,要求換一條新手鏈。營業員查看了手鏈上裂口的橫斷面后,認為是人為損壞造成,只能修復,而不能更換。吳先生也承認可能是自己戴著睡覺時,不小心擠壓損壞了,最終同意修復。
方女士今年4月買了一枚價值8000元左右的鉆石戒指,自第一天戴上后,這枚戒指便沒有離開過方女士的手指。7月6日午飯后,方女士突然發現戒指上的鉆石不見了。經鑒定,方女士戒指上有劃痕,鉆石是因外力作用脫落的。
消協有關人士稱,這些投訴中,珠寶手飾損壞大多是因消費者使用不當造成的。商家在售出珠寶手飾時,一般都會告知消費者佩戴使用的注意事項,可一些消費者對此卻并不在意,仍習慣戴著手飾睡覺、洗澡甚至干活。殊不知這些貴重的手飾都有“脆弱”的一面,一旦出了“毛病”,服務好的商家會提供免費維修,而大多數情況下只能由消費者自己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