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旬,為期4天的第五屆中國(廣州)國際黃金珠寶玉器展覽會在廣州舉行,展會期間,2008中國玉石“百花獎”評選也有了結果,來自深圳的著名玉雕大師張偉良所創(chuàng)作的翡翠藝術品《鷸蚌相爭》脫穎而出,獲得2008年百花獎金獎,其他幾個作品也分別獲得銀獎銅獎,在深圳翡翠界產生不小震動。而在本月12日至15日,張偉良的百多件高端翡翠精品將現(xiàn)身深圳鹽田區(qū)藍郡尊館,件件價格均過百萬元,深圳翡翠投資者的眼光再次被吸引。
應該怎樣選購翡翠藏品?投資翡翠究竟有無捷徑可走?翡翠行內專家分析表示,選購名家作品不失為經濟實力雄厚投資者的一條捷徑。
翡翠工藝更重要
翡翠有靈性,自古就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說法,而在今天,翡翠也作為一個頗具投資價值的靈物受到市場追捧,不過這個過程卻使許多普通藏家付出了過多心血和金錢的代價。深圳古玩城卓玉館館長王躍慶建議說,選購翡翠要著重看工藝,尤其是大師手筆。
“翡翠材質是否重要?當然,冰種、水種、玻璃種等都是好東西,但從收藏價值看,應該說翡翠的工藝更為重要,這應是藏家投資的關注方向。”王躍慶介紹說,就翡翠工藝品而言,全國有很受市場喜愛的南北兩種風格,北方以北京為主的局部拋光突出主體手法,它主要采取去除翡翠原石雜質增加配飾的雕工,而南方則多為巧妙利用翡翠雜質變廢為寶的技法,即俏色,尤以深圳本土的翡翠大師張偉良為代表。
名家作品升值潛力大
“去年曾有人在緬甸花巨資買進一塊翡翠料,帶回深圳后破開一看幾乎是白瓜,行內人估價最多只值5萬元,買家倍受打擊之下準備放棄這塊廢料。不過當時在場的張偉良發(fā)現(xiàn)這塊廢料其實大有作為,他將這個白瓜般的廢料雕琢成了一座雄奇的西藏雪山,翠料底座的一道黑色裂紋被處理成雪山下立著的房屋,僅有的一點綠色則成為了雪山上春天即將到來的氣息,這件作品后來賣了120萬元。”王躍慶說。
此外,從市場行情來看,翡翠價格波動性很大,但名家作品卻一直比較穩(wěn)固。“名家的高檔翡翠價值基本上沒受市場行情波動的影響。”中華珠寶學院院長趙世杰介紹到,翡翠的儲量非常有限,名家的翡翠作品就顯得尤為珍貴了,是不太懂翡翠卻又喜愛收藏的投資者選擇的快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