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鐘表銷售有什么顯著的特色呢?
新加坡人口少,鐘表總體的消費規模不大,但手表進出口數量、轉口貿易和高檔手表的銷售卻之中位于亞洲居前列。新加坡鐘表商公會做了這樣一個統計,發現新加坡近年鐘表的交易額約在30億新元左右。新加坡雖然不像瑞士般大量鐘表,但與世界各大知名手表廠商的密切交易,目前已成為亞洲地區重要的手表交易中心。其中高檔鐘表是市場最活躍的部分,99%豪華手表來自瑞士。
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來新加坡旅游購物的人很多,高檔和豪華手表的銷售對象主要是旅游者、專業人士和收藏者。旅游者的購買力便占高檔鐘表市場的一半。而專業收藏家也越來越年輕化。
近年來,新加坡的鐘表銷售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起,新加坡的鐘表市場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演變,已經發展較為成熟。
最初因為時間準、能夠防水,人們對電子表頗為青睞。上個世界八十年代可謂是新加坡鐘表市場上的重要轉折,人們隨著對機械表更充分的認識,開始了機械表的收藏熱潮,也將鐘表行業推向另一個高度。
相信接下來的發展方向,則是在機械表上鑲嵌鉆石等珠寶,既珠寶機械表,打破之前百分之八十的珠寶表是電子表的狀況,將具備收藏價值和實際價值的兩種物品完美結合,帶給消費者更尊貴的產物。
鐘表的消費潮流在變化,消費人群是否也相應發生了變化?
當然有變化,消費趨于年輕化便是最大的轉變。很多剛剛創業的人,甚至會用自己的第一份積蓄購買自己喜愛的鐘表,把它當成個人品味的象征。這樣的消費轉變,和鐘表的形勢轉變、品牌頻頻的廣告推廣活動、鐘表信息的普及和消費觀念的長期教育是分不開的。
在新加坡,占據主要銷量的是哪幾個品牌?
寶珀、勞力士、萬國、積家、江詩丹頓、肖邦……這些品牌是我們的銷售主力軍,相信在許多地區也存在著相似的情況。品牌的知名度和品質達到一定水準,便具備了突破區域的銷售力。當然,每個品牌間也存在細微的差異,我們會根據具體情況為它們進一步細分消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