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氣息籠罩中國藝術品拍賣(圖)
日期:2008/06/11 來源:編輯:
文章TAG:
從這個時候開始,這些珍貴的器皿就成為了波·蓋林瑟威德(BoGyllensvard)的目標。蓋林瑟威德是東方博物館(OstasiatiskaMuseet,斯德哥爾摩)的館長,同時也是肯普的一個朋友,曾經跟他一起去過中國。但是肯普并沒有像他們倆共同的朋友、瑞典的金·古斯塔夫·阿道夫(KingGustaveAdolph)一樣把藏品捐給國家。阿道夫把他的陶器和銅器都捐給了國家,但是肯普在他的遺囑中寫道,如果他的藏品要出售的話,它們必須賣給瑞典的博物館。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他的兩個女兒分開了,一部分明清時期的陶器就轉手到了倫敦的吉瑟普·埃斯肯納茨(GiuseppeEskenazi)手上,他是西方頂級的重要中國藝術品的拍賣商。但是藏品中的金屬器皿沒有碰,大部分都在斯德哥爾摩附近的埃克爾桑達的宮殿(PalaceatEkolsund)里展出。
維朗妮卡·肯普·比約令(Veronica KempeBjorling)的前夫拉爾斯·比約令(LarsBjorling)是一個古典歌唱家,他在一次電話采訪中說,她對她父親的收藏十分的自豪,表現得就像是一個真的管理者,并對前來研究這些收藏的學者們表示歡迎。
維朗妮卡和她的妹妹戴安娜·肯普·托爾斯托伊(DianaKempeTolstoy)在如何處理這批她們共有的財產上意見并不一致。隨著她們的分歧越來越大,最后只有一個方法可以解決了,那就是把這些藏品賣掉。這對姐妹對這些藏品的商業潛質有一定的了解。在1993年,她們讓埃斯肯納茨對藏品進行了估價。這項工作很困難,這個倫敦拍賣商說,因為這些收藏分布在兩個大洲的三個地方。此后,他就沒有再聽到更多的消息了,而且他也沒有覺得這件事十分的出人意料,盡管他知道肯普曾經希望這批藏品留在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