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養一方雋士名流,杭州這座有山有水的城市,凝聚著中國傳統士大夫的風雅情趣。煙波浩渺,層巒盡染,整個城市就似一幅鮮活的水墨,濃淡皆宜。在這里生活的女性,對于中國詩意生活似乎有更高的期許與追求。三位杭城名媛,她們或醉心于古代珠寶的深邃文脈,或傾慕于凈澈翡翠的溫潤情懷,或是陶醉于彩色珠寶的斑斕璀璨,卻都直抒對于國風傳統的贊頌 —— 對古典傳統的大愛滋養著她們尋找到屬于自己的文化精神。就讓我們一同來分享她們在珠寶收藏過程中的點滴故事、所獲所得。
從左到右:
周瑩 Fusion By Eagle大溪地珍珠紅寶流蘇耳環、碧璽戒指 Ji Cheng吉承中國風禮服
鄒睿桐 Chow Tai Fook 周大福 瑪瑙黃金手鏈、戒指、耳環 By Fang 紅色絲絨禮服
壽姍 古董金飾 私人搜藏 Ji Cheng吉承烏干紗禮服
昭儀翠屋
白色玻璃種 吊墜、
手鏈、耳環、戒指
By Fang
立體折紙風禮服裙
壽珊
和丈夫一起,共同收藏古董逾二十年,并一起經營著全國連鎖服裝店“卡斯比亞”,亦熱愛香道等中國文化,收集中國各個朝代的古代珠寶,為自己設計過大顆主石的系列珠寶,也因興趣策展過高級珠寶展,參加過南宋官窯博物館壬辰龍年文物特展。
乾隆時期花絲工藝佛手發簪
壽珊
每件金飾都蘊藏東方大愛
壽珊相信人是有前世的,就像她一直堅信每件古代珠寶都在冥冥中尋找自己的主人,是一種早已鑄就的情緣牽引她去熱愛去尋找。壽珊和丈夫歷經二十載的收藏似乎就印證了如斯的命定。她就像生而為之,天然要去集聚那些巧奪天工已經失傳的珠寶藝術,一切的鋪墊,只為成就如此輝煌的古代仕女圖。
20世紀90年代,一個機緣讓我和先生以古董家具為切入點,開始涉足收藏領域。曾經買到過一對黃花梨對椅,素未謀面就已經轉手增值;而先生隨意買來辦公的紅木畫桌在20年間也價值飛漲。我覺得收藏最大的樂趣是藏家用金錢來投票,對你的審美與眼光加以確認,那種成就感是無法形容的。這是我收藏人生的第一個七年,好比詩詞里寫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觸目是中國文化的繁盛與廣大,內心的豐盛喜悅不可言表。
機緣巧合,我和先生的收藏轉向古代珠寶領域,包括玉器、金器,以及精致的雜件。流連于各大拍賣行與博物館,眼光更為精進。收藏的心態亦有變化:我無意賣掉耗費心血收來的藏品,只尋求進階——把在越來越多的收藏中顯得不重要、級別以下的東西淘換掉;最精的精品,是想拿來傳承的。我也讓兒子接受古典文化精髓的熏陶,我們的收藏是用家族的觀念來傳承。真正的收藏,在另一個層面來說,還是對器物之美的分享。所以我曾供養過古董供桌給杭州中天竺的寺廟,與佛結緣。收藏人生的第二個七年,我領略到的是“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藏品本身擴大了我領略到的人生的寬度與廣度。
近年,我和先生多年的信仰開始跟收藏結合,慢慢開始搜羅天珠、唐卡、佛像等藏傳佛教題材的藏品,以不同風格的佛像為主,對宗教的情感終于開花結果。今年的轉山,對古格文化的再次認識又獲得了些藏品。收藏的第三個七年,作為一名經歷很多、有內心追求的收藏者,我常想起宋徽宗的詩句:“曾許不負鶯花愿”。這也許是我今生的使命,我是注定要把那么多的東方大美集結起來的。
我收藏古代珠寶、帶寶石的金器是近年的事。通過對古代珠寶的收藏,我對中國文化的體認更為深刻:越古老的東西反倒越符合現代的審美,明代流行的金器是光素的,就非常有現代感。無論戰國的綠松石、瑪瑙,還是滇文化風格的首飾,也都奇異地體現著時尚的輪回。
金器在古代是特別美好的物品,唐代的金器獨具代表性,那時有很多西域工匠來到大唐,金器工藝甚至超越了同時代的玉器。未來我希望能夠更多地收集一些那時候的大件金器器皿,從登峰造極的華美精致中體會中國古代最鼎盛的文化。
收藏珠寶為我打開一扇心門通往中國文化的燦然星空,由收藏而接觸并愛上香道、茶道,自己仿若化身中國古代仕女,融入詩情畫意,聞香賞花,對鏡貼黃,親歷悠久的閨秀文化。
每每打開自己的收藏,一件件珍寶仿佛濃縮了中國珠寶首飾工藝發展的歷史,從戰國到漢唐,從宋元到明清,古代工匠的審美以及對藝術的追求,都在這些妝匣遺珍里盡展無遺。我相信我一定在前世便與它們結下了不解之緣。
漢代的搖錢樹耳飾、乾隆時期宮廷頭簪、頭飾一組
搭配了綠松石,承接了魏晉到漢之前的簡約,極有代表性,古樸的造型跟現代的審美并無二致。乾隆時期的龍形頭簪,形態精巧。
乾隆時期宮廷火焰紋花絲嵌東珠頭飾、乾隆時期宮廷花絲嵌碧璽蟬形發簪、連年發財(蟾)耳飾
乾隆時期宮廷花絲鑲嵌紅寶發簪
明清時代宮廷首飾的金銀細工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其中以花絲鑲嵌工藝為最。
手串
自己用戰國時代的水晶、蝕珠、南紅瑪瑙DIY組合的手串。
Chorw Tai Fook 周大福
黃金項鏈
古董簪子 私人收藏
Escada黑色禮服裙
古代珠寶選寶心得
1上手先選“大開門”
古董行業把基本不存任何真假疑問的古董稱為“大開門”。收藏之路漫長,雖說許多古董可遇不可求,但只要買錯,再便宜也是貴的,唯有買對,即使再貴也不用怕。因此,藏家只應該選擇“大開門”的器物,只要有一丁點兒疑問,就應該放棄。
2器物自己會說話
器物本身的工藝一定要符合年代。什么樣的工藝決定了器物出自什么樣的年代。由于金器不易腐蝕,單從氧化程度很難分辨年代,因此要從器形、紋飾等來推斷其真偽和年代。
3學會看包漿
老貨無論出土還是傳世,都有一層自然陳舊的光澤,叫“包漿”,這是其歷史的痕跡,不能夠清洗,隨便清洗之后價值就會大跌。
4鑲嵌切割閃寶留個心眼
古代的寶石,基本都是裸石,絲毫沒有今日繁復的切割工藝,所以也不會有那么高的亮度。帶有寶石的金器已經是比較近的年代了。沒有燒過的寶石級別才會很高。如果給你一個金器,帶有鑲嵌切割得很美的寶石,那要考慮其年代性或是否后補了。
5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收藏古代珠寶,心態非常重要。不要一上來就想收貴的東西,那樣很容易被人忽悠,從小件器物開始練練眼力,即使交點學費也不會喪失收藏熱情。不要幻想你天生有緣運氣又好,汝窯全球只有那么幾十件,你要是輕松就能收到兩件,是不是應該馬上去買彩票?
Chow Tai Fook周大福
鉆石手鏈
Fusion By Eagle
白色玻璃種黑珍珠耳環
昭儀翠屋
白色玻璃種戒指
We Couture 白色禮服
周瑩
剛剛獲得中國電視主持人十佳稱號的周瑩,是杭州電視臺西湖明珠頻道《開心茶館》節目的當家花旦主持,觀眾們都親切地稱她“小開心”。熱愛瑜伽的她,家族經營珠寶,因此非常喜歡收集與佩戴翡翠。
周瑩 每塊翡翠都是一首詩
在電視屏幕上,周瑩的昵稱是“小開心”,她人隨其名,凡事都力主開開心心。當收獲一件尋覓多時的翡翠掛件時,她為自己的所獲欣然雀躍 ;當為親朋推薦一款中意的滿綠翡翠時,她用開心感染到周遭的人—— 珠寶似乎從她降生的那一刻起,就與她的人生息息相關。
每當看到孩子在床上把玩我所收藏的珠寶,就仿佛看見了兒時的自己 —— 浸潤在珠寶輝光之下的耳濡目染,沉醉于世代傳承的精髓,美得無以復加的精致 造 就了卓然品位的審美。
我的家族很多成員都涉獵珠寶,從記事起,珠寶就與我的生命緊緊聯系在了一起,如血似髓。而我先生的家族則涉足紅木家具,我倆都熱愛收藏,尋獲至寶對于我們就像人需要水和空氣一般,順理成章,自然而然。
母親于我出嫁及誕子之時傳給我的翡翠,激起了自己對這一東方靈物的好奇,為了更精準地識別、鑒賞,我用業余時間獲得了翡翠鑒定師的資格。翡翠是東方人的心水之物,它質地冰清光潔、沁涼透骨,傳遞的文化卻溫情脈脈、潤澤無限,每件上品翡翠必定是傳世的寶物,凝聚著幾代人的黃金歲月。
一次偶然,我發現其 實 有許多年輕人對翡翠都很好奇,喜歡那別樣的玉色,卻又礙于古舊的款式,以及害怕此中的水太深,而在收藏的門外徘徊。抱持以玉會友的想法, 我 常常跟 圈內朋友喝 茶聊天,分享翡翠收藏,好不快哉。而我參與設計的很多現代風格的翡翠飾品也俘獲了不少朋友的心。
記憶中我曾尋獲一件首尾相連的作品,那是同一塊料上的三塊翡翠玉墜。大件的是個辣椒,適合男人佩戴,寓意保事業興旺,另一個則是葫蘆造型,意味福祿平順,辣椒與葫蘆之間夾著一個長壽果。第一眼我就決定留給自己,因為特別有愛,適合一家三口,它們永遠都不該被分開。正巧那時來了一家三口的朋友,茶聊片刻才知悉,父母想要買一件東西給正欲遠渡重洋求學的兒子,同時希望能夠傳承下去。我跟先生商量之后,毅然決定成人之美。朋友一見果然一眼相中。潤澤的綠色仿佛預示著擁有者將會面對的美好旅程,絲絲念念的是家人殷切的祝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真的很神奇很微妙,我把心頭所愛轉給了他們,他們卻用幸福感染了我。
時至今日,我收藏的翡翠已不下幾十件,除了日常佩戴的翡翠首飾,自己還藏有一枚好似帝王玉璽形制的黃金底座翡翠印章。藏寶閣內名為“百葉生財”的翡翠雕刻大白菜擺件也是我的收藏,玻璃種的質地上,透出紫羅蘭和黃翡,非常難得。
玉在東方人眼里是通靈的寶物,它似有生命,早已成為文化精神的一部分。翡翠很通人性,為了善待它們,我每天都會換著佩戴自己的收藏,讓每件翡翠都有機會跟肌膚接觸。經由把玩,翡翠會變得越 來越美,予人 意想不到的回饋。每天看著它們的變化,心底頗為感動。其實,每一個愛翡翠之人,并非追逐貴婦腕間滿綠所彰顯的貴氣或耳畔垂墜的矜奢,翡翠之氣透出的更是淡淡的、從容的,講求以德服人的東方人文精神,卓爾不群。
Fusion By Eagle
帝王綠翡翠項鏈、耳環
香港雙彩翡翠手鐲、戒指
By Fang 豆綠色禮服
收藏級蛋面套鏈配45ct鉆石
收藏級的蛋面翡翠,潤澤剔透,用鉆石鑲嵌的套鏈形式展現出中西結合的大美。是我的紅毯必備殺器。
正陽綠玻璃種幸福成雙、四季平安豆翡翠吊墜
種色俱佳的豆莢形狀,萌萌的小小的,戴著它就有一種歲月靜好的安穩感。
玻璃種圓蛋面翡翠吊墜,配漸變色寶石及鉆石
蛋面翡翠一直是我的心頭好,飽滿的弧面更能體現種水色之美。而迷人的粉色讓我的桃花旺旺的,一直給我帶來好人緣。
鄒睿桐
廣告公司總經理,喜歡花道、茶道、香道,對美的事物沒有抵抗力,天生對色彩敏感,因此特別偏愛收集彩色寶石。
鄒睿桐 每顆彩寶都流露真情
彩色寶石是沒有國界的,但是因為人生際遇,鄒睿桐的彩寶收藏有了國風色彩。因為機緣,她獲得了人生第一顆珠寶,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因為機緣,她被先賢的哲思所感召,開啟了一段瑰麗的旅程;又是因為機緣,她斬獲友情,邂逅愛情,感受了人性的溫情。
我人生第一件珠寶 —— 正陽綠彌勒佛翡翠
如今掛在母親脖間的那塊玻璃種正陽綠彌勒佛翡翠,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件珠寶。十年前,無意間相中它,與來自寶島的珠寶商人極為投緣,以極為實惠的價格收入。回想當時的心境,除了求平安,愛美是最大的動因。玉石養人,我覺得自己也變得潤起來。多年后有人 想要用高價收走,這讓我第一次認識到珠寶除了美之外的價值 —— 除了能伴美人生,珠寶還具備投資的價值。
之后我去了歐洲旅行,在巴黎的一家精品小店里遇上一枚樹形的胸針,腦海里瞬間浮現出英國詩人葉芝《生命之樹》里的詩句,濃厚的印度文化澆灌出鮮明的哲思。雖然胸針上的彩色石頭僅是多色的玉髓,卻喚起我對各種彩寶的記憶,那仿佛是心靈深處最原始的呼喚,有一種沖動在內心萌發。從那一刻起,彩寶的光彩美艷身姿再也沒有從我的視線離開過。
珠寶向來是美的極致,彩色寶石中國古已有之,皆為價值連城之物,潘虹版《杜十娘》中曾有一幕,主角向眾人展示百寶箱中的祖母綠、貓眼,“莫能定其價”,足見其珍貴。當然,古今運用彩寶的方式、工藝有所不同,但喜愛的程度一脈相通。我們通常用鉑金與彩寶相配,凸顯高貴的同時,硬度也夠,我的好友壽珊的古代金鈿給我很大的啟發,一些具有國風情韻的設計已經在我的腦海醞釀,相信黃金與彩寶一定能撞擊出別樣的火花。
世間鮮有不愛彩寶的女子,彩寶的美總是讓人怦然心動。女人的夢想與其說像花朵一樣嬌艷,不如說像彩寶一樣歷久彌新,身價不會因歲月蹉跎而貶值。華美的彩寶在為它的主人帶來終生愉悅享受的同時,又隨著歲月變得越 來越有價值。
隨著彩寶的收藏漸豐,我開始跟同好們在一些沙龍上交流收藏的心得,機緣巧合在西湖畔覓到一間會所,那里就像是個流動的珠寶博物館,朋友們在此分享各自的經歷。記得我曾看中某位朋友手中的一顆極品紅寶,但他并不想脫手,當我知道他正在尋找一件翡翠珍品時,我特意尋來一片如意翡翠與之交換,各得其所。當然,會所里的沙龍話題也不僅限于收藏,朋友們在這里聚會,時而我施展廚藝犒勞大家,時而祭出花道、茶道、香道,在禪意東方中感悟人生。大家因珠寶而結緣,融合貼心,于這個冷漠的都會里,結成溫暖的關系。我不僅收獲了友情,更收獲了愛情,繼而開始接觸更重量級的彩寶,無論是克重、品級、產地,都有了質的躍升。最近幾年,我熱衷于親身探訪彩寶的原產地,可謂收獲良多。
人生本就是一次機緣的相遇,因緣際會,我因為這些冰冷的彩寶而牽系起人生各種重要的情感——我的愛情、我的友情,以及對于生命的一種追尋。在這全然的體悟中,寶石瞬間成了對人生的折射投影。我相信不是每個人都有緣分跟這些石頭結緣,因此從這個層面上講,我感覺自己無比幸運,我堅信會把這一歷程繼續下去。
昭儀翠屋
白色玻璃種掛件
Fusion By Eagle
南洋異型珠戒指
By Fang 綠色絲綢禮服
鄒睿桐的珠寶箱
翡翠耳墜、戒指
非常難得的帝王綠,給人一種高貴的美感。因為小巧,所以高貴卻不高傲。這正是我追求的人生境界。
生命之樹
那一年,在巴黎的精品店偶然邂逅的樹形胸針,一看到就走不動路了。不算很貴卻是我很鐘愛的珠寶,開啟了我對珠寶收藏的哲學思考。
藍這種顏色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亦舒的小說《藍這種顏色》才開始喜歡收集不同的藍色寶石。藍色,是青色和核融合的顏色,是高冷與感性的融合。我一直覺得,這是女人魅力的一種。
8.9克拉哥倫比亞無油祖母綠;15克拉緬甸皇家藍無燒藍寶石;5克拉莫桑比克無燒紅寶石
對寶石投入深愛,你會發現各種色彩與光澤都是有情緒可以感動你的,大美無言,用心才能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