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觀察了兩岸書局里的架上,相較于2000年以前,珠寶類的中文書籍雜志明顯增加了許多,尤其以珠寶的設計與寶石的專業介紹書籍占的比例最高,且兩岸與珠寶產業相關的學校系所也有顯著的增加,可見未來華人在『珠寶』這一直是以西方人士為主流的市場,勢必也會因為經濟板塊的變動,和無所不在的網絡所影響的知識開放,以及珠寶工藝技術因應科技的改革,而即將產生前所未有的驟變。
文創珠寶蓬勃發展將為主流趨勢
這對于臺灣一直以來的產業特性,中小企業是臺灣總體企業的主流(2012年的中小企業數共計近140萬家,占全體企業家數的97.67%),多數的臺灣人民以創業為人生的重要目標,以至于獨立珠寶設計師近幾年在臺灣,因為整體環境文創產業氛圍的推波助瀾下,如雨后春筍般的競相投入珠寶市場,每年都會出現令人驚艷的作品來自于年輕的珠寶設計新面孔。
而如何有別于西方長期獨霸,以服務皇室貴族及上流社會為主流的珠寶產業市場,能在新的世紀樹立屬于華人珠寶特色的一片天,『文創珠寶』的發展定位,就是我們這一代華人珠寶設計師所必須重視的議題。
華人設計師『文學珠寶』登臨國際
2012年黃湘晴與所屬的喜柿設計團隊出版了『文學珠寶經典饗宴-談珠寶創作的十種發想面向』一書,并聯合中國珠寶首飾進出口公司共同倡議,提出結合文化蘊涵的『文學珠寶』為當今華人珠寶設計的創作方向,以有別于上一個世紀,西方珠寶產業仍依附在各國王室延續而來的貴族炫富供需陰影下的形式,不再一味地制作由大克拉數寶石無意思形態堆棧的大堆頭珠寶商品,和將主石圍成一圈缺乏內涵的珠寶飾品。
《生生不息》珊瑚-多用途墬/設計師:黃湘晴Stella Huang
知名藝評家蔣勛在其千禧年版的『藝術概論』中說:『近代藝術的觀念有很大的改變,認為藝術中除了技術之外,必須要有觀念的創造,要有思想與情操的表現....』;蔣勛以中國的文人畫為例,提到『文人畫』的鼻祖─王維,他改變了唐代以濃艷色彩繪畫的習慣,轉而以水墨畫出意境高遠的山水畫,讓原來充滿畫工匠氣的畫作,因為加入了藝術家具內涵的思維和文學的情感,而提升了作品更深遠的意境,讓『畫工』的商品畫與『藝術家』的作品畫分道而流。
為與傳統珠寶商品市場的區隔,為賦予珠寶更多的生命力,為開創珠寶之于人類更深刻的意義,十幾年來,喜柿設計團隊一直希望推廣『文學珠寶』可以是新世紀珠寶潮流和普世價值的重要選項;常常有人問我但何謂『文學珠寶』?文學是人類特殊的文化和心靈的活動。詩大序中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就明白道出了『文學』是創作者內心思想感情的直接吐露和表現。
臺灣『文學珠寶』PK 西方皇室珠寶
而這幾年『為作品說故事』似乎也成了國內珠寶設計師的顯學,這正是我一直推廣的『文學珠寶』所要傳達的重要理念,讓作品呈現文字的畫面是我們重要的華人珠寶設計師的民族文化資產,是西方珠寶設計師所欠缺的,幾千年來西方珠寶產業一直是服務于皇室貴族,國際幾大知名品牌珠寶,幾乎無不以百年皇室御用的珠寶店為訴求,而二十一世紀是「想象力即財富源頭」的世紀,『文化創意』才是主流的產業,這也是國內珠寶設計師有別于國外的珠寶設計產業契機。
中國現代著名思想家、文學理論家周作人在其『中國近代文學史話』也說道:「文學是用美妙的形式,將作者獨特的思想和情感傳達出來,使看的人能因此得到愉快的一種東西」。而『文學珠寶』就是創作者以美妙的形式,將作者獨特的思想和情感傳達出來,使佩帶的人能得到愉快的一種珠寶作品」。雖然過去多數人覺得:珠寶所引人注目的是她昂貴的材質,但漸漸地大家也開始發現,經由原創者的精心布局賦予獨特的生命,為耀眼燦爛的寶石譜寫出一篇篇動人心扉的傳奇,才能使寶石成為一件具有收藏價值的經典珠寶,否則,就只算是一種裝飾性的配件。
因此在創作時黃湘晴常自許是一位稱職的導演,而寶石都是演員,只是每個寶石扮演的角色不同罷了,我不能允許一個人演獨腳戲的事情發生,因為所有的戲都是大家合作的成果,所以在珠寶的創作上,黃湘晴極力避免一個主石圍著一圈小配石的作品出現,黃湘晴覺得那太沒戲劇張力,在珠寶的創作上特別重視創意的內涵,能讓作品呈現文字的畫面是其一直所堅持的。
「每一件珠寶創作,都要賦予雋永的文字,或畫面,或故事,用東方的意境,將寶石的靈魂透過設計師的手,去敲動內心的靈動,這就是我追求的文學珠寶。」
黃湘晴的「文學珠寶」代表作品鑒賞
黃湘晴的「文學珠寶」作品中之國畫系列作品,比如『答應我吧!』、『生生不息』取材自自中國山水畫中的恢宏意境并導入花鳥畫的情趣中,將大自然景致的生命活力表露無遺,作品中的鳥有的靜觀、有的振翅欲飛、有的相互對話……..神態各異,生動活潑。
《答應我吧!》珊瑚胸針/設計師:黃湘晴Stella Huang
還記得讀過著名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荷塘月色』,在現今一切快餐的e世紀已經很久沒有再看過如此描繪細膩,閱之令人如癡如醉的字句了,雖然是散文但用字遣詞卻也有著特殊的藝術魔力,僅以此件《荷塘情趣》作品,表達對朱自清的崇敬之意…….
《荷塘情趣》翡翠胸針/墜飾/設計師:黃湘晴Stella Huang
「中國人特有的生活美學,蝙蝠(福)、龍等等,這是屬于東方人才懂得感動」,如何把中國的文人精神,融入珠寶設計中正是Stella文學珠寶的精髓。
《福至心靈》珊瑚項鏈--中國文化中的蝙蝠、蝴蝶都代表『福氣、福澤』之意/設計師:黃湘晴Stella Huang
《克利的南方公園》彩寶耳環 -- 靈感來自保羅.克利(Paul Klee)的南方公園/設計師:黃湘晴Stella Huang
《君臨天下》珊瑚胸針 -- 中國文化特有的金龍代表『威權、霸主』/設計師:黃湘晴Stella Huang
《艷陽下的浪花》蛋白石彩寶胸針&墜飾兩用』/設計師:黃湘晴Stella Huang
墾丁度假時的靈感,艷陽、浪花、椰林、海浪,同時也為Stella奪得《時尚中國2012彩寶首飾設計大賽-優異獎》殊榮
新作《心中的花園》翡翠南洋珠套煉
兩只雅諾婆藝術(Art Nouveau)典雅風格的翡翠蝴蝶,自然穿梭于南洋珠所串成的花園中,完全顛覆一般南洋珠項鏈的對稱刻板印象,在胸前形成一幅雖不對稱卻和諧的美麗花園景觀,以此件作品意喻并期許:人生雖是難以意料但卻充滿意外的驚喜,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讓心中的花園成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