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確的時間對天文觀測與研究至關重要。故此,由人類剛剛發明機械計時工具的年代直到今天,一個城市里最準確的時鐘十居其九均座落于其天文臺之內。在鐘表尚未完全普及化的17、18世紀,天文臺內的準確時鐘成為了城中所有其它鐘表校對時間的指標,被稱為“規范時計”。有別于一般表盤上時針、分針及秒針均位于同一軸心的設計,規范時計的獨特布局把三項時間顯示互相分離,各自獨立運行,并不互相干擾,避免了指針重迭而導致的誤讀問題,更大大提高了時計的穩定性與準確性。其后,規范時計的應用更擴展到不同的專業領域:制表工坊利用它校準制表師所生產的時計;航海員利用規范時計準確的時間顯示協助計算方位,作領航之用;規范時計的中置大型分針,亦大大方便了需要以分鐘去計算點滴用量及用藥時間的醫護人員。
隨著歷史的演變,規范時計幾乎被世人遺忘,但隨著腕表的興起與流行,規范時計再一次以規范指針腕表的方式重生。規范指針腕表除了配備與眾不同的表盤設置之外,更象征著一項歷史悠久的專業、精準計時工具,以及傳承了幾個世紀的制表傳統之重要一頁,保留了當年制表文化的細膩。由瑞士比爾高級手表品牌Milus(美利時)制作的Zetios Regulator規范指針腕表,把規范指針設計融入品牌經典的Zetios系列設計當中,彰顯非凡質感,令人一見難忘。
腕表拱形藍寶石水晶鏡面下的表盤飾有精致的“Grain de Riz”紋理,三根藍色指針各據一方,軸心連成一線,構成表迷口中的“三針一線”設計。當中,分針被置于正中央,沿表盤外圍的60分鐘刻度走行;12小時盤位于12時位置,小秒盤則占據6時位置;兩個小表盤均飾有典雅的環形紋理。三項時間顯示各司其職,令讀時清晰無比。再加上位于3時位置的日歷顯示,為佩戴者提供最適當的資訊量,不多不少,正好展現出規范指針腕表的神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