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希望
帶著希望還是厄運——希望之鉆(The Hope)
在互聯(lián)網上看到關于“希望之鉆”的說法真是多之又多,而很多都因為其形狀和顏色,與“神像之眼”混淆,而又因為其神奇的傳說與“黑色奧洛夫”混淆。
但事實是,“希望”之所以著名且昂貴,是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深藍色鉆石,而“神像之眼”為清透的淡藍色。
至于那些傳說,可能同樣因為出自印度,又同樣帶來過死亡與殺戮才被人想象出來。而其真正的身份是由著名的“法蘭西之藍”切割成而。
鉆石是1660年左右法國人印度Golconde地區(qū)kollur礦山買到的,時稱“塔韋尼埃之藍”,屬于鋼青藍色,原石112克拉。
1668年,塔韋尼埃回到法國,在凡爾賽宮向法王路易十四展示了他在印度的收獲,路易十四買下了包括這顆藍鉆石的四十余顆鉆石。宮廷御用珠寶匠Sieur Pitau將其切割成67.125克拉梨形鉆石,鑲嵌于黃金底座,連上緞帶后作為國王在典禮上使用的項飾。路易十四稱其為“王冠藍鉆”或者“法蘭西之藍”。
1749年,路易十五將其重新琢磨,鑲于自己的金羊毛勛章上作為掛件。路易十五死后,這顆鉆石就沒有被正式使用過。
法國大革命期間,“法蘭西之藍”失竊,20年后,一顆45.52克拉被成為“希望”的深藍色鉆石驚現(xiàn)于世,而經考證,“希望”正是曾經的“法蘭西之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