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翡翠市場冷暖不均,這一點在拍賣市場和零售市場上都體現得非常明顯。一方面,高檔翡翠屢屢高價成交,本月的佳士得香港拍賣會上,一只竹枝形翡翠手鐲以386萬港元成交(如右圖),刷新了近年來的翡翠手鐲拍賣紀錄。另一方面,中低檔翡翠的日子不太好過,在嘉德近期拍賣會上,起拍價在1萬-15萬元之間的翡翠首飾慘遭流拍。
縱觀2009年翡翠市場,綠色翡翠依然是主力品種,在廣州珠寶柜臺的銷售額一般能占到70%左右。
綠翡翠:瑕疵品跌價1/2
價格兩極分化成為了綠翡翠市場近期的主要特點。一方面,隨著開采資源的日近枯竭,玻璃種、冰種翡翠的價格日日上升,近2個月隨著全球經濟的回暖,升價速度更快,從拍賣市場反映的信息來看,單品成交價格多在30萬-100萬元這個區間內,比2008年的價格要高出了20%。
而另一方面,去年金融危機,確實影響到了中低檔翡翠的銷售,部分無種或瑕疵多的產品,價格比去年下跌了1/2;而在荔灣廣場附近,豆種翡翠首飾的單價普遍在五六萬,比去年年初時依然要少。
白翡翠:純白無瑕疵最火
與綠翡翠比較,白翡翠價格差異更大,但高檔品的升價速度不如綠翡翠。在目前的廣州市場,可以找到價格在5000元上下的豆種白翡翠,而同等的綠翡翠價格卻要去到5萬元以上。此外,目前市場上的高檔白翡翠數量有限,拍賣市場只有冰種出現,一年幾乎未見得玻璃種,使得高檔品的整體價格不如綠色翡翠高。
另外,純白無瑕疵翡翠近一年來受到了廣州市場的特別追捧,而與“種”的高低無關。在荔灣廣場,一只沒有瑕疵的純白翡翠鐲價格能去到25萬元以上,僅看外觀玲瓏剔透,形同玻璃種,但實際上可能只是介于豆種與冰種之間的品種,也可能屬于糯米種。
紫翡翠:顏色越濃價越高
2009年,紫翡翠異軍突起,成為了翡翠市場中價格上升最快的品種。由于礦產資源遠小于前兩種翡翠,加上外形美觀,紫翡翠在各大拍賣會上受到追捧。
在廣州零售市場上,我們已經很難找到豆種以上等級的整只紫翡翠手鐲了,偶然出現的產品,價格也在30萬元以上。普通的紫翡翠吊墜價格多在5萬~15萬元之間,比同級別的綠翡翠戒指價格高了1倍有余,也比2008年之前的價格升了30%。
目前來看,色彩的濃厚程度,是決定紫翡翠價值的主要標準。相對來說,紅紫翡翠要比藍紫翡翠高價。
兩類翡翠仍是“價格洼地”
廣東地質局珠寶鑒定中心項賢彪主任認為,對普通藏家來說,幾十萬元的翡翠首飾自然難以期望。但翡翠市場中的“價格洼地”還是存在的,一是豆種的白色翡翠手鐲,二是冰種的綠翡翠、白翡翠吊墜,目前價格還比較低廉;從長遠來看,類似產品質地出色、美觀大方,仍是值得收藏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