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帝國時期(Empire style)的大師級珠寶匠,Chaumet的始創人早已預見新紀元對sentimentalism和歷史的品味,因而早于二百多年前已為拿破侖創制出充滿濃濃情意的迷人珠寶,送給約瑟芬皇后(Empress Josephine) 和瑪麗露意絲皇后(Empress Marie-Louise)。因此,Chaumet的創意便成為一種表達愛意和情感的工具,所以在凡登廣場(PlaceVendôme)的Chaumet Salons展出的一系列珠寶和具象征意義的作品,每件珍品背后均有著一則動人的故事,揭示愛侶間的所有甜蜜詩句。
Chaumet珠寶店面的奢華
Chaumet博物館館長Béatricede Plinval與著名珠寶歷史學家DianaScarisbrick一同合作,依時間先后次序,展示150多件珍貴珠寶文物,當中大部分珍品均未曾作公開展出,是借自私人珍藏和多間博物館。
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是愛語的全盛時期
在十六世紀,法文是一種愛的言語,Chaumet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來展示14件來自此時期的情感珠寶,一組出自文藝復興時期的珠寶大師之手的琺瑯金吊墜、項鏈和戒指,采用以下圖案:愛神丘比特與他母親維納斯一對相愛的夫婦的肖像:手牽著手,象征兩人之間的盟誓來自動物世界的象征:斑鳩、狗—是忠貞的同義詞來自植物世界的象征,例如毋忘我以一艘船和丘比特拉著弓作設計的吊墜,是伊利莎白女皇一世送給她最喜愛的表弟Lord Hudson的禮物,是“友愛”(friend-ship)一詞的最佳詮釋。這次也是此枚吊墜第一次在英國以外的地方作公開展覽,因此十分難得。
十七世紀:象征符號的力量
十七世紀的珠寶設計以嚴肅的格調而聞名,并將愛情與宗教和死亡聯系起來,采用了相關的象征符號和銘文。今次挑選了一些當時最特別的作品去說明此轉變,珠寶方面有流著鉆石眼淚的心形設計,而手鏈、吊墜和圓章則采用一個圣物箱的方格設計,用來擺放所愛的人的頭發,通常還附有他或她的微型肖像。而象征婚姻的戒指,例如摩德納的瑪莉皇后(Mary of Modena)于1673與英王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 大婚時所佩戴的結婚戒指,便附有一條很漂亮的金鏈,上面鑲有多面切割的紅寶石。
十八世紀:愛的紀元(Chaumet于1780年創立)
愛情成為社會上一個更重要的議題,從這個時期的珠寶、盒子和鼻煙盒設計可見一斑,由溫柔的、迷人的、精巧華麗的小花朵和斑鳩,以至在愛神丘比特圣壇上奉獻自己的年輕仕女的肖像,這些設計均受到當時提倡古代藝術的風格所影響,也標志著世紀末的到來。
丘比特的設計無處不在,相關的象征符號意義包括:婚姻的火把;箭、弓和箭筒:丘比特坐在一個酒桶上,揮舞著弓的吊墜,以琺瑯和鉆石制成,旁邊刻上“Sans Bacchus l’amour est glace”(沒有酒神Bacchus,愛情是冷的) 。
流逝的時間與感覺這當代概念從今以后連接在一起,可見于一系列腕表上,有時鑲嵌于一枚戒指上或結合于腰鏈上,并印上有趣或神圣的格言,例如“永遠愛著你”或“愛,令人歡樂地度過每一天”。
Chaumet 歷史最悠久的一件作品便于此部分展出。此紀念品盒制于1789年,出自Nitot手筆,是Mrs de Genlis女兒Lawoestine擺放橢圓形寶石戒指的盒子。十九世紀至Belle Epoque:婚姻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可以看到透過acrostic珠寶此獨創方式去表達愛意的發展歷程,尤其是一對來自丹麥皇家珍藏系列的手鏈。此對手鏈是由Chaumet始創人Nitot為約瑟芬皇后(EmpressJosephine) 而創制的,以寶石的第一個字母拼砌出她的孩子們的名字—Eugène和Hortense。全新的象征性圖案開始出現:由蛇卷曲成一個完美的圓形,代表永不停止的愛。
由十九世紀至1914年的“美好年代”(Belle Epoque),婚姻在社會上變得更重要,因此出現很多訂婚和結婚戒指的設計,部分展示的作品出自著名珠寶大師,例如Falize、Froment- Meurice和Fabergé。二十世紀至二十一世紀:Chaumet與sentimental jewelry最后一部分的展覽展示了Chaumet所創制的情感珠寶。珠寶商與客人由顧客變成了“知心密友”,成為了創作靈感與情感的來源。透過這些珠寶和紀念品,令人想起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大自然是Joseph Chaumet喜愛的題材之一。創制于Belle Epoque時期的特大琺瑯和鉆石結婚圓章,展示了一只天鵝在花園里的美麗湖中暢游。天鵝既代表了維納斯女神,也是快樂的象征符號。
時至今日,情感珠寶成為全新LeGrand Frisson頂級珠寶系列的靈感來源,締造情感的爆發與結晶,在位于凡登廣場的Chaumet Salons舉行之展覽中,也將率先展示30件Le Grand Frisson的非凡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