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亞于巴黎古董雙年展秀出70多件,分別以水、火、冰為題的希臘神話幻獸奇美拉。
受通貨膨脹、股市下滑之累,向來不太受景氣影響的高檔珠寶今年中以來買氣也受到沖擊,特別以入門或價格在20、30萬元所謂“中價位”商品,銷售困難,買氣冷,有業者形容是“自SARS以來遇過最差的情況”。
包括卡地亞、寶格麗、伯爵、蕭邦、MIKIMOTO等高檔珠寶品牌下半年開始,多少都感受到買氣平淡。雖然業績表現在頂級大戶支持下不至于太差,但在中低單價品項上都還有“成長空間”。
伯爵董事總經理馬文興指出,其實金字塔頂端的富豪消費實力不減,加上臺灣人很懂得欣賞設計及趣味,百萬左右的業績仍舊持續成長,甚至對5、600萬元以上的稀有商品趨之若鶩。沖擊較大的是30萬元以下商品,因此出現銷售量減少,但客單及銷售金額卻提高的現象。
Attrape-moi黃K金蜜蜂耳環,單只29,000元。
卡地亞和DAMIANI也表示,和過去相比,20、30萬元中間價格帶的商品成交速度相對較慢,由于買家手頭閑錢不多或調度較緊,下單也就猶豫較久。
不過,單價在10萬元以內,有明顯品牌設計、LOGO或圖騰,以及鑲有小鉆的商品,較受青睞,讓品牌內也有M型化消費的現象。如DAMIANI的D.Side入門款,寶格麗之前也從日本銀座旗鑒店引進限量鉆戒,要價近6萬元,有經典Bulgari·Bulgari設計及鑲鉆,銷售超乎預期;CHAUMET經典Attrape-moi系列今年秋冬更首度把新品價格下探至29,000元,瞄準年輕市場。
就算花得起錢,不景氣也讓買家更精打細算。如近年流行的彩寶,都不及保值且搭配性強的鉆石來得受歡迎,限量品以及有品牌識別性的基本款買氣也相對較好,如蕭邦的滑動鉆石系列、香奈兒的山茶花系列等。
喬治杰生今年主打的新品Daisy系列因識別度高,價位從6千多元起跳頗受好評。公關副理吳靈美指出,除了純銀款好賣,單價高的鑲鉆款式也很受歡迎。與去年同期相比,18K金鑲鉆系列商品的買氣不降反升,成長幅度約2成,因此高雄夢時代店開幕也特別引進三件各約36萬元的全鑲鉆款Daisy胸針和項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