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近兩年來印章的拍場表現大抵印證了這一看法。明清以來文人名家的印章較為火爆,而各類極具賞玩研究價值的銅官印卻還養在深閨:不久前西泠印社2008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一枚田黃凍雙鳳鈕閑章以431萬元成交;去年匡時春拍推出的“大匠之門”——齊白石書畫篆刻專場中,白石老人為陸質雅所治的70多方印章均以高價成交,創下了100%的成交率,其中王安石六言絕句雙面印拍得120萬元的高價。同樣在去年初的西泠印社篆刻專場中,方介堪為張大千刻的“瀟湘書樓”印也拍出了99萬元。而至今為止,國內尚未有一家拍賣公司推出專門的官印專場,僅在今年的嘉德春拍銅鏡專場中,增加了銅印的專題拍賣,不過,就是這一場專題拍賣,讓藏家看到了市場對銅印身價的重新定位,一枚8萬元起拍的統軍千戶之印,成交價達到了31.36萬元;另外一枚魏晉時期的奉車都尉鎏金青銅璽印,估價5萬至8萬元,成交價則達到了19.04萬元。奉車都尉是一種官名,自漢武帝設立之后,到宋代廢棄,這枚銅印無疑是當時歷史的一段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