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美美
通靈寶玉
靈芝龍
觀音
“黃金無價玉無價”,玉自古以來就受到文人雅士的喜愛,更有把玉比作君子之說,而北京盛會獎牌 “金鑲玉”,則更讓人覺得,玉是中國文化的一種象征。現在,正有160件白玉精品在城隍珠寶總匯三樓進行預展,此次上海城隍珠寶總匯高端玉器品牌“翠玉皇”主辦的“第九屆白玉專場拍賣會”將于8月3日在城隍珠寶總匯四樓拍賣廳舉槌。
“白玉之冠”收藏熱
近年來,昆侖山冰川以下的和田玉礦已告罄,已成為國家稀缺資源。更因被制成盛會獎牌,再一次確立了其玉中極品的地位,價格扶搖直上。央視周末"鑒寶"節目中,玉器專家曾給一方重達54公斤的和田籽料評估價格達270萬元。如今“藏金不如藏玉”已被許多人視為投資增值之道。
和田玉主要來自昆侖山的“兩河流域”,一條是玉龍喀什河,出產玉品極佳的白玉;另一條是喀拉喀什和,出產墨玉和青玉,其籽料亦十分稀少。尤其是民間俗稱的羊脂白玉,其透閃石含量達99%以上,質地細膩而溫潤,被稱為“白玉之冠”、“軟玉之王”。本次拍賣會上不少作品的用料其密度、白度均符合羊脂白玉的特性。
雕刻名家精品薈萃
據悉,本次拍賣會所籌拍品仍是以和田籽料為主的白玉雕件參拍,但卻是歷次專場拍賣會中大師名家作品最多——占到拍品總數的20%,檔次最高的一次——匯集了上海、蘇州多位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的本人作品,160件精工細制的作品總價近千萬。
來自上海的56號拍品——觀音牌先“形”奪人,由上等的新疆和田資料精雕而成,玉質細膩,脂感極強。工藝上,此觀音眼瞼低垂,雙耳垂肩,手持青蓮法相端莊秀美,體態輕柔,大有普渡眾生之感。除了精彩的宗教題材作品,一些傳統題材也別具風格,如79號海派雕刻大家王平作品 “連年有余”,作品料質一流,皮色極佳,用料又乃玉中之精品。作者巧妙利用原料中的一絲黑氣精雕鯉魚,與其背面紅白兩色鯉魚照相呼應,活靈活現,妙趣橫生。側邊包裹大片紅皮巧做荷葉,工筆細膩精湛,實屬佳品。渾然天成的創作讓不少玉友愛不釋手,贊嘆不已。而115號拍品“和和美美”,選用上等紅皮籽料精雕而成。此料有紅皮包裹,作者利用皮色巧雕畫面,充分體現出了層次感,畫面非常耀眼奪目。鑒于現在市場上紅皮白玉價值的上升趨勢,此乃一件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而在本屆拍賣會上最受人關注的還是蘇州楊曦“南石”作品“金蟾”和蘇州蔣喜“玉喜”作品“辟邪”。前者料質極其細膩,白度一流。題材為金蟾,乍看作品簡單,細看卻見,刀法流暢,工筆入神有力,比例得體,銜接連貫,顯示出作者非凡的功底及對藝術掌握的力度。而后者質亦細膩溫潤,結構緊密。典型的蘇風作品,其神韻又堪稱此仿古類作品中的佼佼者,辟邪面相兇猛,臥姿穩重,威震四方,不失為收藏鎮宅之精品。
白玉專場每年舉辦
白玉市場魚龍混雜,假冒的東西太多,作為最大規模的白玉銷售商場,城隍珠寶本著推動中國的玉文化,引導市場的目的,于2005年8月開辦白玉拍賣專場,每年兩到三次,秉承企業 “說真話、售真玉、標真價”的誠信作風,受到了廣大玉石愛好者的關注和追捧,并在業界樹立起良好的口碑。
每次的成交率都在60%左右,均價提高很快,從第一屆到今年第八屆,拍品均價從4000元上升到現在35000元,這一方面是由于拍品的品質不斷提升,同時也因為各類白玉價格有了2至5倍不等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