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人才“兩手抓”
對于珠寶首飾業而言,富有創意的設計無疑是珠寶的靈魂所在,而要營造一個有著良好設計風氣的環境,無疑充足的資金流量及充足的人才后備力量缺一不可。
2008年深圳市政府一號文件《關于加快總部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深圳將加快發展總部經濟,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與企業組織結構創新相結合,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結合《意見》,深圳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黃金珠寶產業,目的在于將深圳珠寶業打造成時尚產業,依靠創意、設計、時尚,提高珠寶這一傳統產品的附加值。
資金方面,深圳市、羅湖區兩級財政投資1.48億元,對水貝珠寶產業集聚基地進行環境改造和配套設施建設。改造后的水貝項鏈街區將通過集珠寶首飾研發及各種配套服務設施于一體的服務形式,成為專業化多功能的珠寶交易和行業文化中心。同時,以珠寶設計工作室等為核心的公共服務平臺——水貝產業配套中心,也在第四屆文博會期間正式起航。
“這一舉動將推進珠寶設計創意的產業化發展模式,促進水貝珠寶產業向高端化發展。” 深圳市羅湖區委副書記曾節在第四屆文博會水貝珠寶項鏈街區分會場活動開幕式上指出,深圳市珠寶產業積極響應政府“文化立市”的號召,規模化、優質化珠寶產業,已經成為深圳市文化產業的一張名片。
人才方面,針對近年來黃金珠寶產業發展迅猛、珠寶及其配套產業專業人才匱乏的現實,今年6月底,羅湖區各有關部門聯合舉辦了首屆珠寶人才交流群英現場招聘會。會上聚集了水貝珠寶近百家知名企業,提供職位1326個。部分企業甚至開出百萬年薪,面向社會招聘業內精英。
有知名珠寶專家認為,此舉對于珠寶企業招攬優秀的創意人才,促進黃金珠寶產業從簡單的加工制造階段,向重設計、重文化表現、重高附加值的層次發展,注重創意與文化相結合,提升品牌價值起到了積極作用。
不僅如此,政府還計劃將珠寶業作為一個整體向國內外推介。據深圳市羅湖區副區長倪澤望透露,政府目前正在研究注冊“深圳珠寶”品牌,以整合資源,帶領企業共同走向國際市場。
積極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深圳市黃金首飾行業協會最近忙于籌備即將于9月召開的深圳國際珠寶展。該展伴隨著深圳及中國珠寶產業的發展走過了8個春秋,它已經成為中國珠寶產業的風向標、中國珠寶首飾流行趨勢的晴雨表。為引導行業的健康發展,深圳國際珠寶展在舉辦之初,該協會就責無旁貸地擔負起了“推動企業自主研發,走創意品牌化路線”的行業重任。今天的深圳珠寶業界,自主研發和擁有知識產權已成為很多企業有意識的行為,而對創意設計的重視程度,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自主的、獨特的、個性的產品設計,正成為越來越多的企業的經營追求。
除此之外,針對行業設計、技工人才缺乏的現狀,深圳市黃金首飾行業協會還開展了一系列的技工人才培訓工作。從事珠寶鑒定工作的小馮就是受益人之一。她以優異成績通過了協會組織的技能課程培訓,獲得了“鉆石檢驗員(中級)”證書,并獲得了調入深圳的機會。她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普通打工者,我之前從來沒有想過能在深圳長久居留,是協會的培訓讓我獲得了這份意外收獲。”
創意引發設計風潮
做東方文化的高端珠寶品牌,做中國珠寶原創設計的專業企業,是TTF多年來一貫堅持的目標。談及2008CHINA國際珠寶設計大賽,TTF總裁吳峰華介紹說,TTF希望通過此次大賽的舉辦,能在行業內打造一條以中國創意設計為標志的產品鏈,在國際首飾界掀起一股以中華文化為主題的設計風潮。
在談到研發和設計的重要性時,業內專家認為,生產只是價值鏈的最低端,研發和設計及終端零售才是真正的高端,珠寶企業在創意設計上要做出自己的特色。走國際化路線并強化中國本土原創,不僅是2008年所呈現的時代要求,也是深圳乃至中國珠寶產業發展現狀的需求。
“近年來,我們欣喜地看到諸多深圳珠寶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形成自己的強勢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了一席之地。從這個方面來說,是創意文化為深圳珠寶打開了全新局面,從深圳‘制造’到深圳‘創造’,深圳的珠寶產業正在開始二次騰飛。”對深圳珠寶企業的未來發展,深圳市黃金首飾行業協會會長許錦池顯得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