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瑞麗珠寶街錦霞珠寶店店主鄭彥霞:“開出來之后他自己認為可以賣到150萬左右!
記者:“那你要自己留下就好了。”
云南瑞麗珠寶街錦霞珠寶店店主鄭彥霞:“事先誰也沒有看清楚,我們也只是上面切一刀,下面還有厚,還有300多公斤一塊石頭,下面還有這么厚的。”
僅僅兩個小時的時間,100多萬唾手可得的財富就轉移到了另外一個人手中,而對于經常參與賭石的人來說,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有人把這種大喜大悲的瞬間轉換看作刺激,也有人認為它蘊含著太大的風險。
北京翠一雅居珠寶總經理楊東瓊:“我有一個朋友,2003年,他也是做房地產的呀,然后轉行開始賭石,5000多萬元的本錢,開到2007年最后是欠債1000多萬,最后等于就是這樣,離開這個行業了,這種教訓很多的。”
楊東瓊,在玉石這個行業里,已經有20多年的從業經歷。她曾經在全國珠寶商會工作。后來開了自己的珠寶店。由于品質好的翡翠大多產自緬甸,在經營自己生意之初,她經常在緬甸參與賭石的活動。
北京翠一雅居珠寶總經理楊東瓊:“我們現在好多消費者他就是總想聽這個賭石開漲多少,那個賭石開漲多少,但是你記住,這只是告訴你這是開漲的,沒有開漲的,開虧的,很多你們都不知道!
由于已經對翡翠有了很深入的研究,楊東瓊在參與賭石的過程中沒有特別慘痛的教訓。而越是對這個行當了解得越深入,她越覺得這之中的風險越大。
北京翠一雅居珠寶總經理楊東瓊:“賭石我們現在賭的不太多,因為,為什么呢,因為現在本身石頭很貴,原料很貴,那么為了風險小一點,一般我們還是買原料。”
現在,楊東瓊更多的是選擇直接購買玉石原料。按照她的說法,這種選擇雖然不能帶來超額利潤,但也不會讓她賠得血本無歸。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發現,絕大部分參與賭石的人,都或多或少交過學費。
遼寧省盤錦市收藏愛好者盧忠孝:“開始是交了很多學費,都買一些,就是也不懂,說漏一塊釉挺好的,實際一個大裂子,里頭穿彩(音)了,啥也不是了,這個東西交的學費是很多的!
由于喜歡玉,盧忠孝萌生了買原石,加工后送給朋友的想法。就是這么一個簡單的想法,卻讓他一腳踏進了泥潭。
遼寧省盤錦市收藏愛好者盧忠孝:“我就感到覺得我買了一塊石頭,我正在想做,說這塊我覺得破了一個晚上,它這個東西很硬的,擱鋸破得破很長時間,這一塊面要破開時候,就這個沖兩半,最少得幾個小時,這一啥吧,我破了半宿,在那兒瞅著,里頭穿彩,啥也沒有這就非常上火!
不服氣的盧忠孝,在2001年花2000多萬收了200多噸玉石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