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我想問一下,夏天可能有一些特殊的材質珠寶比較適合搭配清涼感的裙子,哪些珠寶符合這樣的條件?
李詩穎:其實我想在夏天的時候,因為我們穿的衣服都是比較輕一點,所以當我們佩戴珠寶的時候,可以挑一些看起來有一定歷史的材料做出來,因為跟衣服比較配,還有看起來感覺好像比較輕、比較涼快一點。很多時候我們挑選珠寶的時候,不止是鉆石,其實個人化的,看自己性格去配是最好。
媒體:一個很帥氣的女生、一個可愛性感的女性,分別適合哪類型的珠寶?
李詩穎:比較帥的推薦她看一下幾何圖形的,因為那樣的設置比較個性的人能戴出來那種感覺。如果比較可愛的,有一些細節、有一些層次的珠寶比較配合。
媒體:比如像我們這些,只是工作上會接觸珠寶行業,我們自己很喜歡、很熱愛,但是沒有太多藝術功底或者美術功底,如果有一天希望成為珠寶設計師這樣現實嗎?或者需不需要具備一些條件?
李詩穎:我想作為一個設計師,如果是珠寶設計師,首先定義是自己喜歡珠寶,你做設計你要很喜歡那個東西,為什么?其實你看到作品很美麗,但是在作品背后那些工作是很辛苦的,好像我們做鑲嵌都是很辛苦的,我在念書的時候,我不能留長指甲,如果長長拿不起鉆石,很多時候用斧,所以我的手常常都是黑黑的,如果你很喜歡珠寶,你要做背后所有工作。首先你要很喜歡它,其實有沒有藝術的功底不是太重要,如果你是否喜歡它比較重要,因為設計靈感都是你周圍,如果你對身邊事情、身邊人都很敏感的話就可以設計。
還有如果你設計客人的時候,在談話過程中,你就馬上感覺到他是怎么樣人?他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哪個配合會把他性格、個性戴出來?把它戴得更加美麗。其他藝術功底可以學,但是靈感是學不來的。
媒體:設計靈感一般來源于什么?
李詩穎:什么都有的,好像是一個人的氣質、電視風景、對一些書故事里邊感覺,什么事情如果你對它產生感覺,那就是變成靈感的開始。
媒體:我想知道,您和Forevermark®永恒印記雙方是怎么結下這個緣分的?
李詩穎:剛剛開始的時候,他們跟我說,他們有怎樣的想法,承諾跟牽手這樣的活動,我聽完以后我覺得很有共鳴,因為我覺得珠寶其實是一個很獨一無二的東西,每一個珠寶都應該是要給人家一個永遠的感覺,是很特別、很永遠的。我想好像他們跟我說承諾跟牽手主題的時候,我就覺得很有意思。之后我想我可以用畫畫方法表達,畫畫和珠寶融在一起表達這個想法,所以我們慢慢有這個想法,彼此做這樣的珠寶的畫。
媒體:那這次設計主題的珠寶,現在可以先給我們透露一些什么形狀嗎?
李詩穎:其實這次活動我畫了一個畫,那個畫是用很古老的方法去畫的,染料全都是天然的寶石磨成粉,一般我們用普通的粉畫,但是這次活動用鉆石磨出來的粉畫出來,之后我做一些珠寶放在畫里邊。
媒體:那些鉆石可以看到嗎?
李詩穎:我覺得珠寶就是藝術品,所以把鉆石、珠寶放在一起是很自然的事情。
媒體:作為珠寶設計師,你平時一定接觸很多材質,你怎么看待鉆石?你自己的作品是不是都是手工制作完成的?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李詩穎:其實我覺得鉆石對我來說,是有生命的東西,因為我覺得每一個鉆石都是有自己的個性,圓形、方形都表達不同的個性,如果你小心看,其實他們光芒很不一樣,方形的光芒不是太亮,而是很輕很凈,圓是比較閃,每個形狀、每個鉆石都有自己性格,好像配我們不同人、不同心情都不同。
所以我覺得做珠寶的時候,我挑石頭不只是鉆石放進去,在鉆石里邊我也有挑跟設計配的鉆石。我的珠寶全都是手工的,一般來說看設計,從一個月到兩年時間制作都有。因為有很多時候我們挑鉆石要花很長時間的,我有一個客人,我為他做一個比較大的胸針,在同一個珠寶里邊,我要挑石頭顏色一樣的,如果是滴,那么每一顆都有滴,還有它們大小剛剛配那個設計需要,因為鉆石是天然,不是我想要就有,有時候需要慢慢找,所以有時候時間會比較長。
媒體:你在意大利和日本都學習珠寶設計方面,你怎么看待這兩種不同風格的區別?
李詩穎:意大利很熱情,把所有開心都爆出來,日本設計很靜很靜,靜的沒有聲音一樣,他們倆個都有自己的風格、有好的地方,我只是挑兩個比較極端去學,因為它們真的很不同。所以我想在里邊學不同的地方,學完以后它好像給了頭腦很多靈感。
媒體:有沒有試過將水和火兩種風格結合一起在你作品里?
李詩穎:我學一些東西之后,它就是融在我作品里邊,沒有刻意把它們放在一起,但是不知不覺已經融合在一起,因為有的時候我的客人來我店看我的作品,他就說好像有點點亞洲感覺、又好像有點點歐洲感覺。有的時候我和歐洲、意大利客人不認識,他走過來就問我,你是去過歐洲念書嗎?看到我的作品就想起家,也有日本人說過同樣的東西。所以我覺得學的東西都已經在作品里邊。
媒體:把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新的風格?
李詩穎:對。
媒體:你覺得珠寶會傳達出怎樣的情感?為什么女人一定要珠寶呢?
李詩穎:我覺得珠寶就是一個藝術品,其實音樂和文字都是藝術,只是珠寶這個藝術品是立體的東西,可以放在身邊的,對我來說,和畫畫一樣,但是我不能每天帶我的畫跑來跑去,但是珠寶你去到哪里都可以放在身邊,很多時候對我來說,每一個珠寶好像給我一個對話,它告訴我有人在等我、有人支持我、有人很愛你,有時候你工作很累或者不開心的時候,我看到珠寶就覺得很舒服了。
我覺得珠寶給你不一樣的東西,好像提醒你,你就是你自己。
媒體:您走上珠寶設計師這條路,是家庭這方面引導還是自己選擇?
李詩穎:其實是我自己喜歡,當然我的家庭都做設計,因為我最開始念的不是珠寶,而是哲學、經濟和商業管理。所以最初我跟珠寶沒有關系,但是我自己真的很喜歡珠寶,等我工作一段時間之后,我就去意大利、日本再念珠寶,然后再做的珠寶設計師。
媒體:有的時候會不會因為自己選擇,讓自己覺得退縮?有后悔嗎?
李詩穎:沒有。
媒體:特別堅持?
李詩穎:對,因為很多時候,常常有銀行或其它公司打電話算錢,他們很喜歡問你,將來你退休怎么辦?我真的沒有想過退休,一點沒有想過,因為我很喜歡這個工作。其實我決定要改變的時候,不是很容易放下原本的工作,因為已經開始了,我念書又那么多年,但是我真的很喜歡,我覺得如果不去學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就會很后悔。所以馬上去念珠寶設計的。
媒體:之前念的三個專業會不會對珠寶設計師有一些幫助?
李詩穎:其實有的,因為很多時候,雖然我是設計,但和市場營銷一樣,都需要理念,所以我以前學過的東西都很有幫助。
媒體:作為珠寶設計師,做自己的品牌和到世界上非常出名的珠寶公司做首席設計師相比,你更傾向做哪一種?
李詩穎:我自己比較喜歡做自己品牌,因為自由度比較大,但是這個比較辛苦,因為你要負責的東西做很多,什么都要自己做,但是我也有很多朋友他們在大的品牌里當設計師,我也覺得都很好玩。因為你要的材料都已經有了,所以他們發揮的機會有很多。
媒體:接下來會不會更多把你的工作重心移到內地來,讓內地愛好者更加了解你的品牌?
李詩穎:其實我沒有想我自己東西要在哪里走,因為我自己比較隨性的人,我覺得藝術沒有地方的界限,因為網絡,因為每個人常常旅游,如果好的東西,他們都會看見的,我真的沒有特別想做哪個市場、怎么做?我比較想做好的東西。
媒體:做珠寶設計師在我看來有兩種,一種市場型的珠寶設計師,一種是堅持自我型珠寶設計師,市場型比較符合大家喜歡什么就設計什么,另一種是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不管它有沒有市場、有沒有人喜歡?您更傾向哪一種?
李詩穎:我自己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其實我一開始就是這樣去做,很多客人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想戴特別的東西。只是很多時候好像比較方便買一些大眾化的,但是如果他們可以選擇,他們想有一些特別的珠寶。
媒體:這次活動主題是“承諾”和“牽手”,想了解一下對這個主題有什么含義?
李詩穎:這兩個給大家感覺很真實、很榮幸的感覺,因為很多時候很多人覺得,牽手好像是很簡單的動作,但是對我來說,你牽的不止手,你去牽他的心。因為你們看我的畫就會看到,我坐下來,我外婆牽著我的手,突然覺得她在牽我的心,我很感動,外婆已經老了,為什么牽我的力好像很大一樣。所以我覺得牽手告訴你我,在你身邊,你不是一個人,你不用怕。我覺得牽手力量很大,這是我外婆她已經老了,為什么力量還那么大的原因。我覺得牽手就像奇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