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江南第一槌”美譽的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一直以來以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為己任,旨在為藏家梳理具有文人情懷及生活雅趣的收藏脈絡,發掘藝術品的深層價值。就在其十周年慶典之囍,聯合公益組織稀捍行動推出了首屆“金工絕藝•花絲鑲嵌傳承品專場拍賣會”,這場秉著為中國傳統手工藝創造價值,助其再煥發彩為初衷的公益拍賣在各界努力之下于11月9日圓滿落槌,總成交金額達2,649,600元。
正在杭州預展現場細細觀摩拍品的人們
此次拍賣會中的花絲鑲嵌作品,以傳承中國皇家工藝為主旨,融合當代珠寶設計理念,從冠、簪、墜、鐲、戒、配飾等生活精品全面呈現花絲鑲嵌這一金工絕藝,均為獨一無二的精品。而當中最受矚目的則是潮宏基珠寶聯合西泠印社所推出的特別拍品:西泠拍賣十周年定制珍藏款白芙蓉花絲印章,融合篆刻藝術和花絲鑲嵌的金工絕藝,西泠印社副社長童衍方將為買受人親自設計并篆刻印面,現任潮宏基花絲工作室技術總指導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姚迎春為印章親自設計并制作花絲裝飾。
十周年定制珍藏款白芙蓉花絲印章
此次通過將花絲鑲嵌與篆刻相結合,賦予兩項同樣歷史悠久且技法要求極高的中國傳統工藝藝術新的藝術生命與市場價值,堪稱匠心獨運。曾幾何時,那些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傳統手藝一度受到市場的強烈沖擊,在一定程度上被視為落伍過時之物,幾近面臨消亡的困境,而花絲這樣的精貴工藝也是在所難免,一件大型作品所需的工期往往要以年計,而其用料珍貴,工藝繁復更使其難以為繼。
“金工絕藝·花絲鑲嵌傳承品專賣拍賣會”現場
所幸,近年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傳統手工藝的保護呼聲日益高漲,而民眾也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傳統手工藝的認識也從單純的經濟價值轉向了歷史價值、藝術價值,逐漸將中國傳統手工之美視為高層次的精神追求,使得傳統手工藝再次迎來復興的生機。
潮宏基花絲工作室技術總指導·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姚迎春
此次更期望通過這次合作為傳統工藝大師重新建起一道橋梁,改變中國傳統手藝價值被嚴重低估的局面,而這場專場拍賣會所獲得的成功,也證明了花絲鑲嵌這門中國傳統手工藝的價值重新被市場與民眾認可,這無疑已成為花絲保護項目的重要里程碑,期望未來能與更多機構合力為中華民族珠寶鑲嵌技藝的傳承與保護貢獻力量,讓這門瀕臨失傳的古代皇家首飾重現輝煌。
潮宏基花絲公益保護項目
作為中國傳統花絲鑲嵌工藝傳承與保護的長期主力推動者,潮宏基珠寶不僅通過建立博物館、開辦花絲工作坊,還攜手創新公益組織稀捍行動發起“花絲工藝保護項目”,以花絲珍品巡展、藝術沙龍,設計師招募培訓等多種形式旨在搶救這項古代皇家首飾鑲嵌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