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的許多城市和旅游景點,記者總能和一些兜售寶石的商人不期而遇。這些商人說不了太多中文,但是卻能清晰地說出各種寶石的名字再加上兩個漢語字:便宜。讓人不禁想起當年北京秀水街里能說多國語言的地攤攤主。而如果是在高檔珠寶店,那就能見到更多的長著東方面孔,會說標準中文的店員。顯然,他們都是為了服務眾多的中國顧客。
珠寶店會說中文的店員占三成
巴西這個南美洲幅員最廣闊、倍受自然眷顧的國家,是世界彩色寶石的主產地,除鉆石、紅寶石、藍寶石外,巴西出產各類有色寶石的總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開采出的寶石80%遠銷海外。
既然盛產寶石,也就難怪到處能見到寶石商人了。而里約熱內盧更是珠寶店遍地。被公認為全球彩色寶石頭把交椅的巴西著名珠寶公司hstern總部就座落在里約熱內盧伊帕內瑪海灘邊。這家珠寶店的大門與國內常見的珠寶黃金店不同,大門是一扇簡單的玻璃門,兩邊站著西裝筆挺的彪形大漢。進門之后只有一個簡單的前臺,想要看到珠寶,必須由接待人員帶著進電梯上樓。
見到記者的東方面孔,迎上前來的果然是一位會說中文的接待。這位女士是臺灣人,不過已經久居巴西。據她介紹,hstern的銷售和接待人員中,30%都會說中文。這位接待員將記者帶到二樓的賣場之后就轉身下樓,而賣場里正有一個來自中國的旅游團在購物,接待他們的10來名銷售員中,至少一半會說中文。
據記者了解,這些會說中文的店員大多來自臺灣。一位祖籍臺灣,在巴西長大的銷售洪女士說,最近10來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來巴西旅游探親的中國人越來越多,每天都能接待來店里購買寶石的中國人。雖然不會出現歐洲那樣中國人排隊搶LV包包那樣的盛況,但是購買寶石的中國人也不少。不過最近中國政府掀起的反腐敗風暴對他們的生意多少還是有些影響,出手闊綽的客人少了。
記者和正在購物的中國旅行團一位大姐聊了幾句。這個團來自北京,來巴西看世界杯比賽。這位大姐說,他們之前在伊瓜蘇等一些地方見到過自己擁有寶石礦的寶石商,價格要比這家豪華珠寶店便宜。但是珠寶公司勝在設計獨特,寶石品質出眾,還是很吸引人。“我們都是一個行業的,萬兒八千的寶石還是買得起。”這位大姐說。
彩色寶石背后的商業操作
看到名目眾多的寶石,記者也有些疑惑。寶石的分類有一項重要指標就是硬度。鉆石的硬度為10級,紅寶石藍寶石等的硬度能夠達到9,而巴西出產的這些彩色寶石,由于硬度普遍在7一下,以前都被稱為半寶石,為什么現在改了名稱?
這家公司公關部的人士回答說,傳統意義上,寶石只有鉆石、紅寶石、藍寶石和綠寶石這四種,但是隨著礦場資源的逐漸枯竭,這些傳統寶石價格越來越高。而巴西出產的彩色寶石以前的確被稱為半寶石,但是這家珠寶商的老板覺得,寶石沒有半不半的說法,就像人,只有誠實或者不誠實,不能說他半誠實。所以在商業運作中,這些彩色寶石目前都被稱為寶石。
在巴西,由于鉆石產量少,價格非常高。巴西人寧愿出國購買鉆石,而本國出場的彩色寶石相對來說算是價格便宜量又足,因此更受歡迎。由于巴西寶石采礦和加工的歷史悠久,水平非常高,在加上設計纖巧嫵媚,巴西的鑲嵌寶石首飾也很快打入了國際市場,在日本、美國、德國以及香港臺灣等地區非常受歡迎。
看著動輒標價數千上萬美元的各種寶石,記者不得不感慨,寶石世界中價廉物美的概念,真的讓人難懂。目前中國并不是巴西寶石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但看看巴西珠寶商流利漢語,還有中國人出國購物的熱情。巴西珠寶店門口,說不定哪天也就出現了像國人在歐排隊購物的盛況。